相约青春_相约青林口

写景散文 2023-12-25 网络整理 晴天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江油青林口,是一个建于元末明初的,座落在大山中的古镇,位于江油与剑门关之间。

    对于青林口古镇的历史,我是不甚了了,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冲着青林口的李家豆腐而来。李家豆腐是个夫妻店,豆腐为手工制作,口味更甚于远近闻名的剑门豆腐,细嫩味美。最主要的,李家豆腐为保持品质,每天就做这么多,卖完为止,去晚了就吃不到,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于是,为了每次来就能如愿吃到青林口豆腐,我留下了李家豆腐店的电话。

    这个星期六,诗人陈大华邀了著名诗人、作家冉云飞,博客网友、美籍华人阿芙来青林口品尝豆腐,还有一位是成都的网友,大家称之为老顽童王大爷。我因为留有李家豆腐店的电话,于是,再次充当了联络员。同行的还有江油考古界的老前辈黄石林老师。

    青林口古镇上,黄石林老师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古镇的来历,由此,我对青林口的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来,这个山中古镇在元末明初时是个商贸集散地,到明代,已是颇具规模的旱码头,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汇集于此,客栈、钱庄、当铺、酒肆应有尽有,并有六省在此建立会馆,使这个深山小镇火爆非常。小镇上有一座旧称“合益桥”的石桥,当年红四方面军从此经过,离开时,留下了一位养病的女红军,被还乡团杀害于这座桥上。解放后,这座桥便改名为“红军桥”了,这给古老的小镇掺进了一丝红色。

    在青林口的李家豆腐店里,我们近距离的结识了著名诗人、作家冉云飞。举杯饮酒间,冉云飞吟咏起古诗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他那颗不大的脑袋里,装满了唐诗宋词,历史典故,举杯之间,与酒有关的诗信口拈来,再加一番解说,妙趣横生。他用这诗说明男人喝醉酒是有历史传承的,为自己的贪杯找理由,并因之慨叹,过去的人是多么会生活。

    对社会民生、文化传承的关注,是这位年轻的学者永远关心的话题,到了青林口也不例外。他殷切希望江油的几位文化人士将本土文化保护好,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该留的东西。

    对父母的孝,对女儿的爱,在冉云飞的交谈中不时流露出来。被好友们称之为“飞匪”的冉云飞,只要一谈到父母妻女,立即温情脉脉,柔情似水。

    新认识的网友阿芙,是个温柔可人的美籍四川妹妹,她白净的皮肤,轻轻的话语,一下子就让人喜欢上了,不管她愿意不愿意,我比她大几岁,认她作“妹妹”了。在青林口,她见到什么都感兴趣,拿着数码相机不停地照。离开江油的时候,她说今天是她回国后最开心的一天。还有一个大家称之为老顽童的网友,是个什么公司的执行董事长,今年66岁了,然而,顽皮不让童稚。在青林口的一条小水沟里,老顽童看见了一只小螃蟹,立即童心大发,趴到小水沟边去捉。不料,却被那小家伙咬了一口,伸出去的身子也差点翻下水沟,多亏了冉老师在后边拖住了他的腿,才幸免掉下水沟的命运。然而,堂堂一个大男人,居然捉不到一只小螃蟹,老顽童岂能罢休?于是,老顽童脱下鞋袜,下水去捉,总算将那只小螃蟹捉将上来。一看,原来是个藏着法海的家伙。接下来就更好笑了,捉到螃蟹后,老顽童不想继续往前走了,他坐在农民家门口的石阶上,将他的战利口放在农民正晒着的谷子上,然后唤来一只猫,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导演起他的“猫蟹大战”来。

    江油考古界的老前辈黄石林老师,脑袋里不仅装满了各种考古知识,还装满了江油各地的民风民俗,一路走来,且行且听,颇有意思。陈大华老师则连那个青林口豆腐也赋予了文化色彩,他说海椒是清代才传入中国的,而现代川菜则定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此可见,青林口的这些豆腐菜,细嫩可口,味道鲜美,外形亮丽却又大多数不用海椒,是原生态的川菜。

    一日之行,收获颇丰,朋友相聚,不亦快哉。

  

※本文作者:夏日兰花※

本文来源:https://sanwen.jxxyjl.com/xiejingsanwen/9758.html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发布于:2024-02-09

    详细阅读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重访|重访八景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散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