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嘎仙洞的人]发现嘎咚

写景散文 2023-12-24 网络整理 晴天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一座彩色的艺术宫殿

    “嘎咚”是布依语译音,汉语及格东,但不是格凸。嘎咚属黄鹤营旅游区,在紫云自治县的猫营镇境内。“嘎咚”是因地下水冒出之音而得名。

    去的那天,天空洒下雨点,行走在苍茫的大山深处,威武的高山耸立于大地,湿润而无声;镶嵌在大山之下的稻田,飘荡着金黄色的稻香;洒落在山脚的村庄,幽静而有生气,鸡鸣、狗吠、牛叫。远离城市的喧哗,溶进大自然的怀抱,便有置生物外之感,使人忘乎所以。

    我们在一个叫小躲摆的村庄前停下,绿莹莹的一泓野水从山脚涌出来,在山寨门前田野中的小溪里弯曲地流淌着。挑水的姑娘走来了。绿水、稻田、村庄、雨点、姑娘构成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我迅速压下快门,留下了这动人的一刻。

    我们要去探一个无名的溶洞。洞在大山的山腰,带路的老乡来到洞口,从身后掏下柴刀,砍开了封住洞口的杂草荆棘,洞口不大,倾斜的延伸到黑糊糊的大山体内。坡度很陡,自然行走是下不去的。我们借住绳子,分两次顺着溶洞壁下到洞底。洞内高大而宽敞,洞底平缓。走进这座艺术的宫殿,大家都有显得有些兴奋,那一件件精雕细作的工艺精品,我们应接不暇,无不为之惊叹。在这没有阳光的地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在这黑暗的世界里,默默地耕耘,默默地雕塑,无所求,不索取,不张扬,也不管你是否来欣赏,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依然我行我素,忘我的耕耘这方地下的世界。

    这只神奇的笔,便是那调皮的二氧化碳,它们搀和在水里,从地表溜进大山的体内。碳酸岩软弱可欺负,它们一会钻进,一会钻出,凭借坚定不移的精神,数百万年不舍,变成了我们眼前的宝贝。这些宝贝,大气磅礴,丝毫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小家碧玉之感;只有顶天立地,只有绝处逢生,只有柳暗花明,只有空旷田野,龙的脊梁,山的伟岸,色彩的巧妙搭配。我们一边拍照,一边评头论足。我们迷恋这彩色的世界,总想多在里面停留,那怕是一刻,可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

    就在我们还想找到其它深入的洞口时,后面的同行却找不到了向导,呼喊其名字,听到了回音,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回应,却见不到人。他说他迷了路,找不到出口,又好笑又惊慌。他转了好半天,才从一个小的洞里钻了出来。向导说:“还有一个洞口可以通村子的背山洞口。”可他怎样也找不到了。我们跟着另一个向导,上到洞的第二层,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位,还是没有找到深入的洞口,我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便叫大家原路返回。

    这个无名洞,不比其它溶洞,进洞时本就不容易,出洞就更艰难了。我们还是吊着绳子往上攀,大多是经过“垂死”挣扎才出洞口。我也不例外,悬在半空,上下不能上,多谢恒志达救,几经奋斗,总算捡命归来。

    出得洞口,天色已暗,但已经放晴。难得来一次,还有两个溶洞需要考察。出洞的艰难,我以倍感筋疲力尽,只得让凯俊、红远跟老乡们前去看个究竟,在作决定。

    几首神迷的古诗

    再去嘎咚的时候,尚好的阳光普照大地,打斗声传递着大山深处丰收的喜悦。

    无名洞进出的艰难,本对格咚已经没了感动。再去嘎咚,缘于从无名洞归来,吃了老乡热情招待的晚餐之后,闲聊中的一句话,得知凯俊们刚去的洞壁写有字,我又有些兴奋了。我问凯俊说:“因天色已晚,未曾发现。洞的景观道不错,就是有些短。”还说“两洞口均有石墙封塞,只留有小小的石门。”从凯俊的语气和神态,感觉它有游兴未尽。回来后我总在思索。

    任何好的山水风光,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其旅游都是苍白无力的,最终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自然与人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才使旅游者找到大自然的情感寄托,才会有精神体悟与心灵的交往。便决定再去一次。123※本文作者:易华※

    在老乡的眼里,凯俊他们去的那两个溶洞,一个叫穿洞,一个叫大洞。为了区别,我把“穿洞”命名为“人鼻洞”,把“大洞”命名为“古诗洞”。

    长长的人鼻洞是个对穿的洞,入口出口都垒着高高的石墙,现在成了村民门劳作的通道。进入洞内有凉爽的山风吹来,穿出右洞,左边有洞相连,远远看起,似一个人的鼻子。

    人鼻洞的对面就是古诗洞了。两洞相望,相隔一片洼地。从人鼻洞遥望古诗洞,地势险要,气势不凡。人鼻洞没有久留,环山而行,攀岩而过,直奔古诗洞。洞口砌有数十米长,近两人之高的石墙,是精雕细刻的料石砌成。基石下是陡坡,不容站人。从门而入,洞宽而平。

    古诗书写在左边的岩壁上,离地一人多高,竖排、小楷,笔力刚劲,一丝不苟。共有七八首,但没有时间落款,不知书写年月,少数有书写落款,为“永昌”,又不知是年号还是人名。要是年号那就是明朝前的事了;是人名,“永昌”何人,就不得而知了。有的诗,字已脱落没法辨认,只能根据上下意补充,不知是否恰当。抄几首于下。

    “一声贼到奔山窝,岁尽庄田奈若何。万道风云常际会,其如岁月万干戈。兰秀斤芳济汾河,桃源访避释秦难。觅得封候人将相,刀环唱遍凯旋歌。”

    “仄径攀萝屐益经,云严高处午风清。鸿仪得破三年斧,鱼服欣征六月兵。猃狁不容瞻马首,峦荆克服晏鹿鸣。寻芳古硐各归去,一路斜阳笑语声。”

    “头尾流离叹式微,胡为硐内久不归。访姬殂豆皆塗炭,华夏衣冠化火飞。高潮藏弓空疾首,何人请剑救燃眉。不如世道伊胡底,欲享升平更待难。”


    “流离失所奔山窝,闷心厌硐禋过々。篡位夺权如豹虎,焚烧列火逞干戈。于今贵贱同枯骨,此日穷追又为何。更待何时除叛党,人人共唱凯旋歌。”(永昌笔)

    统观诗意,不难看出,当时社会动荡,兵荒马乱,民无安身之言。于是演绎出了关于古诗洞的故事,供人们世代相传,茶余饭后解闷,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迷团。传说那时黑苗贼见人就杀,口号是“杀鸡不吃皮,杀汉不杀夷”。两千多人聚洞而避,一夜,三贼后窗而入,无一幸免。我们深入洞内,随处可见破碗,陶片,尸骨遗迹。在残破的瓷片上我们发现了内类似于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深入洞内,还发现了穴居人积蓄水的两个水坑。至今,一户村民的老房子,其门枋上还留下当年黑苗贼,乱杀乱砍的刀痕。

    往里走去,洞,高大平坦,几乎无障碍。洞壁,洞顶,钟乳、石幔等等,生长荒诞,随意。洞底有不大的天窗相连。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突然有天光从洞顶斜射下来,给我们速写了好的心情。特别是有一幅长达数十米的褚色钟乳,我们无不为之叫绝,粗糙,忸怩,弯曲不定,立地顶天,悬空倒垂,近看仿佛似一个不会雕塑的工匠随意之作,远观又似一个炉火纯青的艺术大师的精彩绝纶传世之作。但这些比起历史积淀的厚重与精魂,就显得维不足道了。

    一种会上岸诱食的鱼

    别了古诗洞,我们向嘎咚的深处走去,去看一个沼泽湖。踏在千年的古道上,太阳洒下光辉;金黄的稻谷,簇拥着青翠的山,小溪曲折划破田园,又被古树下的小桥连接起来。沿着溪水而行,“咚、咚”打斗声悠闲而有节奏回荡在大山深处;那不知忙碌的顽童,借助草垛掩蔽,斗打嬉戏,欢声笑语;翠竹林木掩盖不住的红砖青瓦,这一切完美组合,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幅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小桥上走来驮马,灵感出现,抓拍之。便有了小桥、流水、驮马、金黄色的稻田的生活画面。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来到了大山脚下,十六七来亩的沼泽湖连着稻田,连着山,长满了开着小花的灯心草,长满了箭叶型慈姑。水很清澈,空隙处有山树倒影其中,湖中时有枯木露头,丢石子试之,水深不等,不敢冒险进入。沼泽的形成和发展与冷湿的气候、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形有关。其原因是由于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由于水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缓慢,只呈半分解状态,最终形成生长着喜湿性和喜水性沼泽植物的泥炭,。123※本文作者:易华※

    眼前的沼泽湖,先是由于地表塌陷而形成的。这在我们回来的路上,一个秋收的路人告诉我们,“传说这里原有人家居住,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地陷了,人家也没了。”在五八年,曾从沼泽湖里取土,做肥料,挖出了羊角,粑槽和阴沉木。

    老乡还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说这湖里有一种鱼,叫七星鱼,长有牙齿,这种鱼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捕食本领,就是在太阳快要落山时,七星鱼就会从湖中弹到岸上,凭借身上的鱼腥味引诱蚂蚁上钩,待遇蚂蚁爬满了全身,七星鱼起身弹回水中,蚂蚁飘浮在水面,它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山“耸乎天地之间,”“山云导雨”,“生养万物,取益四方”;水“缘理而行”,“历险致远,卒成不毁,群物以生”。有山无水不成景,山因水而有灵气,水因山而有骨气。

    嘎咚因水而得名,因山而秀美,因人而和谐,

    就在我们将要离开嘎咚的时候,村李明扬主任又冒出了在小躲摆的则面还有古代监狱遗址,这又给嘎咚蒙上了一层更为神迷的面纱,又把我们再去的胃口悬起来了。

  

123※本文作者:易华※

本文来源:https://sanwen.jxxyjl.com/xiejingsanwen/9752.html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发布于:2024-02-09

    详细阅读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重访|重访八景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散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