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记事微博]山居记事(一)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山居是福,但我似乎与这福分无缘。虽说小城的边缘是山,但却未曾去过。城外五里处倒有一座,在夏日的傍晚,夕阳好的时候,还能看到它隐约的轮廓,在绯红的晚霞下显出一层梦似的紫色,约约绰绰地,在青色的雾气里浮着。但那说到底并算不得真正的山,只能说是一溜的小丘陵,有点山的架式罢了。据说真正的山是在离城三十多公里外的地方,那里横亘连绵着几千里长的大别山脉,我却从未去过。说来奇怪,我好象与山缺了点缘份,虽说每年也要跑一点地方,却从未真正亲近过山。去云南四川时看着那一座座的山峰,高挺壮大的不象话,跟天梯似的,直插云宵。却也只是在火车上,看它们一寸寸地掠过,间或穿过一个黑黑的长长的隧道,听那火车轰隆隆,轰隆隆的在它腹中激起动荡的回音,它却只是沉默。
但今年八月中旬的一个燥热的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快点准备一下,我们要到山里去避暑。
一出城便看见路两旁青翠的白杨裹挟着田野里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车行不过十来分钟,两旁平坦的田野渐渐不见,开始被一座座绿色的小山所替代。一路行来,不外是山色,随着天色的渐渐放低,次第地显出些深绿浅黛的色调来。空气里开始飘浮着各种树木混和的味道,比那种田野里的香气更为清远。气温也随着车子的左盘右旋,一层层地低了下来。
徐志摩在他的《天目山笔记》开篇记到:山中不定是清静,庙宇在参天的大木间藏着,早晚有的是风,松有松声,竹有竹韵,鸣的禽,叫的是虫子,阁上的大钟,殿上的木鱼,庙身的左边右边都安着接泉水的粗毛竹管,这便是天然的笙萧。我不大喜欢他的散文,对这段话印象却深。仿佛只有这样,方显得“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意韵,若不然只有一片死寂,也许会有地老天荒的阔大,却少了点人间的乐趣,终是无味。
此山名为“龟山”,因山的主峰形似一只乌龟而得名。当地传说是远古时候有一只神龟,因不忍看人们受十日同出之苦,挺身而出,一口气吞了九个太阳后化为一座山峰,日夜守卫着人们的安宁。故事是相当的老套,大约也是射日传说的一个支系。除了明朝的那个李贽在这座山中讲了十几年学外,似乎也没有更多的人文痕迹。但正是如此,它却得以保留着大部分天然的野趣。坐在车里,看着那些松,杉,竹一层层的覆在山体上,杂以一些李子树,栗子树,柿子树,梧桐树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目的树木,将整个山峰勾勒出的疏疏朗朗的轮廓,被西斜的落日一衬,显得异常的苍翠。道边的山上则看得见柔蔓的芭茅草随风而舞,杂以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各色小花,竟有说不出的妩媚。青色的柏油路上不时会有几只未成年的小牛犊散步,见车来了,也不惊慌,慢悠悠地摆着尾巴让到路旁,而牛后必有一人,高挽裤腿,穿着或灰或蓝的夏布衫子,戴一顶被太阳晒得变了色的枯黄的草帽,将手里的一根小竹鞭缓缓地画着圈,圈里的故事,却是猜不出。
对于一座离家太近的山来说,游山绝不是真正的目的。能在山中住上几日,听听竹间林梢的风涛声,清晨小鸟的婉唱,夜里小虫的浅吟,比东游西逛,累得腿酸脚软更有意味。除了我,同行的人都是这座山里夏季的常客。每到七八月间,必会在周未找出各种借口相邀上山,包上一幢私家的小楼,过两个凉爽的日子。周一一早,就急急忙忙地赶下去,过了那闹哄哄的五天后,又换一个理由,一头扎了进来。
一下车便看见一面的小悬崖,有无数的楠竹自峭壁中伸出头来。再往下则是一道山谷,谷中有零落的水田,也看不清种的是什么。一条黄色的土路沿谷蜿蜒蛇行,不见人迹却显人痕。路外又是山,两幅翠屏似的拨地而起,将所有的目力遮了个平平实实。
忽听有人在大声喊叫,往左一看,有一幢小楼矗在一个小平台上,白墙绿瓦,很简单朴素的小别墅式样,条石砌成的台阶直通大门。拾级而上,竟拐了二三个弯方到楼前。一条小碎圆石铺就的小径围着小楼转了一个圈。此外,则是绿色的草坪了。
让我没想到的竟有一大群人涌蜂而出,新交旧识,招呼寒喧声一片,在山谷里此起彼落。这么闹哄哄的停了一停,就听得一个女人用了一种尖而脆的声音大喊一声:开饭罗。于是停了寒喧,大家又一哄而入。没有宾主之分,更没有谦虚礼让,各人寻了一个座位,开始据案大嚼。吃至中途,有一人大喊:锅巴粥,有没有锅巴粥?另一人应声而起:锅巴粥是我的强项,等着等着。俄顷,透过玻璃窗,只见一人,站在一只铁油桶改造的火炉旁,拿了一只缺了边的破蒲扇,忽忽地扇着,一股浓烟自炉中冒出,炉上,却架着一只看不出颜色的锅。12※本文作者:吟媚※
待端上桌一看,一人一碗黑乎乎的清浆水,竟如洗砚池一般。大家于片刻的诧异之后,突地哄然一笑,强项强项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稍后再看,一锅墨水却已见了底。《世说新语》载:“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陈遗最终靠了这点亲孝救了自身的性命,宣讲的那是那套儒家大义。但这种农家最常见的食物确是一种美味。在现在这种“不粘锅电饭煲”式的煮饭方式下,这“铛底焦饭”也已成了一种奢侈,谁家还有那点空地去生了红泥火炉,用细柴火去慢慢烘培那一点焦黄呢?所以这一锅被烤黑了的锅巴能被众人如此青睐,也在情理之中。
饭毕,夜色已四合,站在小楼前,仰头望天,只见满天繁星,一颗颗的格外清亮。忽记起七夕之日,特地站在楼顶赏星,看了半天,竟不知所以然,怎么也找不到银河的所在,更别提那一对传说中的苦命夫妻。
就这么打了个岔,身边小楼突然大放华彩,那星星,攸地黯了下来。我因了这一明一暗,终于找到了寻不出牛郎织女的因由。而屋里却传出哗啦啦,哗啦啦的一阵脆响,一桌麻将牌,已经开场了。
这回轮到我诧异,若只为这一娱乐,在家中的空调房中便可举行,何苦巴巴地寻到这里来?身旁一人笑道:不然,空调吹久了毕竟闷心。不如这天然的空调,外带天然的网吧,更让人神清气爽。再说了,若是久住山中,没有别的娱乐,这可能是唯一的娱乐。只有如此,才是一个真正的山居。
原来山中真的不定是清静。他说这话时,我能听到山里竹林里虫鸣的声音,连绵不绝的,却带着一种金属的刚音,中间似无间歇,让人疑心不是鸣声而该是振翅的声音。倒是有一种短促的“咕咕”声一递一声的插进来,揉出点舒缓的节奏。周作人在《蚯蚓》篇中曾写到:“在空旷的院落中,常听见一种单调的声音,仿佛似促织而更为低缓,含有寂寞悲哀之意”。讲的是蚯蚓的叫声,我从这篇短文才知原来蚯蚓也是有叫声的,但现在虽在山中,想要听到这种声音,恐也要愿望落空。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详细阅读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详细阅读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详细阅读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详细阅读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详细阅读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详细阅读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详细阅读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
重访|重访八景详细阅读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详细阅读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详细阅读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