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吊古|感怀吊桥

写景散文 2024-01-28 网络整理 晴天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家乡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有了吊桥公园,就更为小城增添了一抹亮色,犹如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镶嵌于祖国北部边陲。被称为“塞北的江南”或“塞外苏杭”。

    家乡的吊桥公园我去过多次,很早就想写写它了,因为每一次走近它都是走马观花,因此也始终不知从何下笔。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我约几位文友一起去了吊桥公园,打算进一步感受一下它的自然美。

    吊桥公园座落于小城的北侧一片蓊郁苍翠间,步入公园,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辛丑访扎兰屯》一诗首先映入眼帘:

    诗情未尽在苏杭,

    幽绝扎兰天一方。

    深浇翠屏山四面,

    回环绿水柳千行。

    牛羊点点悠然去,

    凤蝶双双自在忙。

    处处泉林看不厌,

    绿城徐入绿村庄。

    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形象地概括了这座塞外小城的优美风光。

    举目凝望,驰名遐迩的园林一绝——吊桥,展现在眼前。乳白色桥身如一条银龙,横卧在碧绿的环形湖上。桥下,一弯清澈的湖水,水中清晰地倒映着银桥、岸上的亭榭和蓝天白云的影子,微风吹来,那影子便流动起来,五颜六色,飘飘渺渺,如梦如幻,似海市蜃楼,让人虚实难辨,仿佛进入了琼宇仙阁。

    说来这吊桥也有一段历史了,修建于中东铁路通车不久的1905年,被称为“百年吊桥”。一个世纪以前,吊桥公园是沙俄高级官员避暑享乐的地方,当时还有游泳场和日光浴场等设施。解放以后,公园连年修善,新增了许多景点。如今,这里古木参天,绿荫中,红亭黄榭错落,河水碧波荡漾,以其崭新的面貌,旖旎的风光迎接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仔细观赏吊桥,是由悬索桥和桁桥组成的,两桥相连,共有50多米长。吊桥是由2根巨大的索链从4根汉白玉柱顶穿过,牢系在地上的铁环上。这2根索链上还均匀地系有42根细铁索,将一座银白色雕花木板桥吊悬于碧波之上,造型独特壮观。当你踏上桥面,直觉得桥身晃晃悠悠,如荡秋千,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紧与吊桥相连的是一个由12根钢筋吊起的拱桥,称桁桥。桁桥与悬索桥形体有所不同,二桥相连,犹如姊妹桥,统称吊桥。人们过了吊桥紧接着踏上桁桥,站在上面叉开双腿摇晃,桥身便不停地颤动,让你觉得惬意非常。有人乘飞机从空中拍摄下来的吊桥,犹如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儿,裙带飘飘,婀娜多姿。又酷似一架胡琴,桥似琴身,桥两边的那汪湖水呈两半月牙形,很像它的琴箱,从空中观赏吊桥别具一格,更有魅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客,特意来扎兰屯欣赏这座吊桥。

    站在吊桥上向南望,宽阔平静的湖面如一面大镜子,此景会让你心旷神怡。转过身来向北边望过去,湖心小岛上绿树红花丛中,隐约可见一座凉亭的黄色尖顶,这便是湖心岛上的湖心亭,那是供游人歇息观景的最佳去处。它的背面有别致优雅的拱桥与九曲桥,两桥近在咫尺。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信步走去,踏上黄色拱桥,手抚珠红栏杆,驻足观赏拱桥南面的水色,湖的两岸婆娑翠柳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吊桥,再看那吊桥,如古典美人,似用水袖遮遮掩掩,只露出半张脸。桥上游人你追我赶,络绎不绝。收回目光,紧踏几步,上了与之比邻的银色九曲桥,这九曲桥的桥栏与桥面通体银白,共有九道弯,走在上面,直觉得左弯右拐迷宫一样,让人有一种似在走天桥的感觉。俯瞰桥下,碧波粼粼,红舟点点,湖面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从九曲桥向南路过高大的苏联红军烈士碑,又回到了吊桥的一头。踏桥而过,从另一条路进行游览,迎面花坛之后,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影壁墙。上面镶嵌着叶剑英元帅1962年8月游览小城时留下的宝贵笔墨:

    雅鲁河畔扎兰屯,

    几派清流拥水村。123※本文作者:碧土※

    铁索悬空新瀑急,

    吊桥桥上忆长征。

    读了这首诗,内心再一次受到了震撼。它让我忆起了过去,我们这里的悬索桥与长征路上的卢定桥有些相似,都是由铁索悬吊在空中的,但它所表现的意义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这儿的吊桥是观赏桥,是供人们游玩享乐的,人通过时平平安安。而长征路上的那座桥却是红军前进的一大障碍,为了阻止我军过桥,桥面的木板早已被猖狂的敌人撤走,只留下了两根冰冷的铁索。同时,天上有敌机轰炸,桥下是滔滔大渡河水,但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丝毫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冒着枪林弹雨一边往铁索上铺着木板一边前进,人走在那座桥上,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此时,我想到了红军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的《长征》诗句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先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想到此,我的心情有些沉重。稍微周角一下自己的情绪,随众人转过影壁墙,北侧,有一座俄式尖顶小房同影壁相映成趣,耸立在清清湖水之畔。小房镂木雕花,飞檐斗拱,黄墙红顶,顶端还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红五星在蓝天中闪烁,格外醒目。木屋旁还有一个雕花绿色木栏杆围着的平台,许多人陆续登上台阶,伴随录音机里边播放的音乐,在上面跳交际舞。木屋前有几把大号遮阳伞,色彩缤纷,如盛开的鲜花,供游客纳凉。这是一座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进到里面犹如进入了童话世界。


    从这里沿着浓荫小路再往前走,眼前来到了一道古朴典雅的月亮门,门是一个半圆形月亮形。图着浅青色,上面刻有黑色字体,内蒙古党委书记胡昭衡同志来扎兰小城时留下诗句:

    内蒙何处最沙魂,

    雅鲁河畔扎兰屯;

    吊桥摇曳映碧水,

    环山碧岚隐柞林;

    绿荫深处寻夏梦,

    红叶梢头送秋云;

    人人都说江南好,

    只缘此处未登临。

    将这一带景色作了精彩的描绘, 表达自己对小城秀丽风光的赞叹。

    穿过月亮门,沿着蜿蜒的小路漫步,上了一座石拱桥,走在蜿蜒小路上,两旁杨柳婆娑,绿草如茵,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前面是造型独特的拱式“三叉桥”,飞架于碧水之上。三叉桥黄顶红柱,银色雕花栏杆,造型玲珑剔透,十分醒目,将下面的清流均匀地分成三股。桥上人影攒动,桥下舟楫穿棱,好一副江南美景。

    过了三叉桥向北望,密林深处,怪石粼峋高高的假山之上,借着地势,一根朱红柱子托举起一座蒙古包式伞状黄色的凉亭,原来叫“望湖亭”,后来这个亭由望湖亭更名为“一柱亭”。一柱亭造型奇特,设计精美,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美不胜收。站在一柱亭上凭栏四望,下面碧波环流,绿涛翻滚,整个吊桥风光尽收眼帘。 著名蒙古族作家李准来小城游览,对吊桥的设计风格倍加赞赏,并挥毫留下墨迹:“一柱亭”三个大字。这三个字被雕刻在石碑上,使“一柱亭”增添了几分情趣。

    北国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吊桥风光一年四季各具特色。

    春天,杂树开花,五颜六色,粉的黄的是榆叶梅,白的是山丁子、稠李子、山里红,紫的是丁香,与人工栽培的紫丁香、榆叶梅、还有草地上的各色野花,使公园内香郁醉人。绿柳垂丝,到处是清新的空气,如情窦初开的少女,极富神韵。

    盛夏,树木枝叶茂密,繁花似锦,树间栖息着各种鸟儿,它们你唱我和,灵巧地从这棵树上又飞到那棵树上,偶尔有几只花尾松鼠从树洞里钻出来看热闹,它们在草地上机灵地跳来跳去,见着游人,也不害怕。花坛间一双双一对对的蝶儿蜂儿上下飞舞,这些自然的小生灵使公园有了勃勃生机。123※本文作者:碧土※

    深秋,多种林木的叶子变戏法似的改变了本来色彩,由翠绿变为深绿、浅黄、深黄、浅褐、深褐、间有大红……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层林尽染。一场霜过后,柞树叶子全变红了,像一团团火焰,这时的吊桥公园里是一派富丽堂皇的斑斓秋色。

    冬日里,吊桥公园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到处是粉妆玉彻的世界。吊桥风光之美,让那些能工巧匠难描难画。“如此风光真是画,不须粉墨写鲛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为它吟出了千古绝句。

    吊桥公园不仅是游人们游玩的好去处,而且是文人墨客经常聚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赏景生情,吟诗作画,用手中的笔墨来抒发自己对小城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来到吊桥北侧的垦古园区,园中集建国以来国家领导人及文化名人来小城时题词之精华,收录有国家领导人叶剑英、乌兰夫、著名作家老舍、叶圣陶待名人的墨宝、佳作,成为全人市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扎兰屯的夏天》、《到此不再忆江南》、《胜似江南鱼米乡》等数十首名篇佳作被拓成座座碑林,植根于绿荫深处,为吊桥公园凭添了浓重的文化气息。

    天然树木不仅是扎兰小城的一大特色,而是渲染吊桥的一处处景观,尤其是园内有许多棵百年老树,那些展臂合抱的百年老者,披着褶皱的历经沧桑的外衣,向外来的人无声地展示着小城的历史,挺着蓊郁的树冠,尽数着改革开放的日子里为日益发展的这座旅游城市做贡献的喜悦。山丁树、稠 李树、山里红……这些天然树种,春天,它们开花献美,秋天,又把红彤彤的果实留给人们品尝。葱绿的垂柳,纤细的树干,柔软的枝,丰满的冠,如少女轻摇倩姿,为公园凭添了许多现代感和许多江南的风味。

    吊桥经历了百年风霜,是小城历史的见证,也是小城的骄傲,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吊桥承载着小城人对它的希望。

  

123※本文作者:碧土※

本文来源:https://sanwen.jxxyjl.com/xiejingsanwen/9967.html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发布于:2024-02-09

    详细阅读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重访|重访八景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散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