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越地分界_吴地越风话无锡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鼋头渚下的湖滩上,林立着一大片奇峰怪石,“包孕吴越”四个大字,抒写出太湖的雄伟和壮观。浩浩荡荡的万顷烟波,地连天接,浸润滋养着位居太湖流域的苏、浙二省,那繁华和美丽便似锦绣一路铺展:北接宁镇扬,东连苏锡常,南有杭嘉湖,清彻的太湖水还绾连着黄浦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地处沪宁杭金三角的太湖流域自古以来就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名闻天下。“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是古而有之的风景,“春风杨柳桃花,小桥流水人家”,却是至今犹存的风韵神采。万绿丛中,声名遐迩的六座江南古镇灼灼其华,醇浓的原汁原味演绎出江南的绮丽幽雅。“江南好,风景旧曾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傅留诗,渲染的是魂萦梦牵的江南情结,仿佛是一条导火线,吟咏江南“山清水秀,柳暗花明”的华章从此便似决堤之水,一浪高过一浪。无锡位于“包孕吴越”的风光线上,吴地越风或许正来自千百年来太湖对无锡的薰陶和滋养。从苏州到无锡,二地距离不过五、六十公里,但却散发着完全不同的城市气息。“人家尽傍河”的苏州,流淌的是古运河的血液,那城市就显得古色古香,小桥流水杨柳岸,庭院里堆垒起春草池塘,雕琢着湖石假山,那细腻,那典雅,浑似养在深闺的绝色美人。妩媚、慵懒,娇柔、轻盈,行不缀步,笑不露齿,饮食喜爱甜腻腻的,连说话也是嗲兮兮的,“宁肯同苏州人相骂,不愿同宁波人讲张(谈天)”便是公认的赞扬。虽然一样的地处江南水乡,但无锡毕竟地处太湖之滨,经受的是太湖烟波的风沐雨浴,雨梳风洗造就了无锡的天然、粗犷。无锡有的是真山真水,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动人的风景尽在太湖的怀抱里,无锡便似一位栉风沐雨的村姑,秀丽而不失沉稳大方。无锡人讲究兼收并蓄,连汤园也做成了四色,甜咸荤素,各有所长。山风野趣在无锡方言中融入了越地特色,吴侬细语中注入了清新和粗犷,同样一个“社”字,苏州人读成sho,樱桃小口撮得园园;无锡人却读作sha ,大大咧咧,神态憨厚却又轻松流畅。
说无锡是太湖明珠并不过甚其词,除了富庶,美丽,明珠的光华就在于无锡独得太湖的湖光水韵。无锡人说到太湖,总少不了念叼范蠡隐居的故事。范蠡是一个令后世钦敬的传奇人物,忧国忧民,侠胆忠肠,且以多谋善断而享誉天下。他是 “卧薪尝胆”的主要策划者,又是“卑言事吴”战略的实施者。慎言笃行,含辛茹苦,时时处处用智慧和计谋保护着勾践的安全,身处石室而不失君臣之礼,连夫差也不敢小觑。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范蠡不象文种那样恋栈贪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国家的兴亡。夫差要授以高官他卑辞婉却,勾践复国后他也不以功臣自居,就象了却了一桩心中的大事,心安理得地带着同样作出重大牺牲的西施悄然离去,遁迹太湖便成了他和西施的最后归宿。后人有说他最终经商致富,改名陶朱公,我总难以为信。凭着范蠡的惊世才干,“下海”暴发易如翻掌,但依着他的情性,缘着对当政者的失望,归隐山林岂非生平所愿?
当然,范蠡并不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个隐士。据《史记•世家》所载,商朝末年,姬姓部落的首领周太王决定让小儿子季历继位,并依次让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继承他的事业。在“兄终弟及”的时代里,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同二弟仲雍为了成就父亲的心愿而“逃位”江南,隐居在无锡的梅里。他们和当地土著一样“断发纹身”,号称“句吴”。隐士者,归隐而不仕也。商周之前做隐士往往为了“逃位”,不仅有泰伯和仲雍,历史上有名的还有许由,他们的归隐多少还有点自觉自愿。周秦之后,做隐士就有点身不由已了。张良是逃位避祸的,谢安是以退为进的,陶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梁鸿则因为题了“反诗”而浪迹飘泊。据《后汉书•梁鸿传》载,东汉名士梁鸿博学多才,却又不愿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似鸡”的衰风恶俗同流合污,终日与妻子孟光隐居在霸陵山樵薪耕食。后来梁鸿东出潼关到洛阳,登邙山而见宫阙奢丽,百姓却颠沛流离,满腔悲愤融入《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于是得罪了汉章帝,朝廷派人四处搜寻作歌者。梁鸿只得偕妻孟光亡命江南,隐姓埋名,寄身皋伯通家,为人佣工舂米。布衣短褐,粗茶淡饭,辛劳终日,但这对贫贱夫妻却甘之若饴,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传说梁鸿工余归来,孟光为他端上饭菜,总是双手高擎,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从此举案齐眉便成为夫妻恩爱的代名词,而相敬如宾更成了无锡人的骄傲。为了纪念这位高士,后人便将梁鸿住处的一条小河,叫作“梁溪”,村边的小山称作鸿山,梁溪也成了无锡既富田园诗风韵,又隐涵对一代名士的尊崇的别称。至今鸿山之麓还有梁鸿和孟光居住的鸿隐堂,堂内悬挂着明代文徵明题写的“鸿隐堂”匾额,两侧抱柱还有“隐德著勾吴,千古溪山成胜地;名贤遗大汉,一室琴书乐性天”的对联。鸿隐堂外,还有鸿泉井、梁孟池、涤砚池、梁鸿墓等遗迹。梁鸿墓在鸿山杨梅坞山坡上。墓为一隆起的坟丘,前立墓碑,正面镌刻楷书“汉高士梁伯鸾暨孟夫人墓”,碑阴镌刻“近让皇墓”四字。碑侧有对联一副:“五噫仰清风,德邻恰近让皇墓;一德留古迹,旧地重新高士冢”,令人肃然起敬。
※本文作者:sunmg※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详细阅读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详细阅读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详细阅读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详细阅读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详细阅读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详细阅读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详细阅读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
重访|重访八景详细阅读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详细阅读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详细阅读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