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雨天_静谧的雨花台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7月10日是我们逗留南京的最后一天,上午下了一场大雨,我们在商场里转悠到12点,在地下餐馆品尝了这里的水饺。下午坐公共汽车去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南的山岗上。此地因盛产五彩鹅卵石,又附会南朝梁武帝时佛教“落花如雨”的故事而得名“雨花台”。
我们是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南大门下车的。走进南大门,这里一片宁静,也许是因为刚刚下过雨,一个人也没有。儿子给我和女儿在刻有“雨花台”的巨石前拍照后,我们三个人走在空旷的水泥路上,两旁的草坪绿得耀眼,周围的苍松翠柏郁郁青青。林木幽深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与肃穆的感觉。没有导游相随,我们看了版面上的介绍和线路图,便知 从1927年至1949年,雨花台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刑场,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最集中的殉难地,邓中夏、罗登贤、何宝珍等近10万的革命烈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以烈士陵园为主体,具有教育、游览两大功能。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烈士群雕、碑廊、纪念桥、知名烈士墓、红领巾广场及雨花石博物馆。整个建筑融中外艺术精华于一体,气势雄浑,风格庄严,既体现了先烈们不朽的精神气质,又表达了后人对他们的崇敬和悼念之情。而陵园中最雄伟壮丽的景观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组纪念性建筑。于是路过“忠魂亭”向北走去。来到纪念馆,路过纪念桥,中经烈士纪念碑,最北面是殉难处的烈士就义群雕。那栩栩如生的烈士群雕,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冲霄汉的豪迈与不折不挠、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在纪念馆里待的时间最长,这里详细地记载着烈士的生平和业绩,遇难的经过,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烈士的遗像和解说的文字,我心里沉甸甸的。他们最大的三十多岁,最小的十六七岁,其中有不少人和我的儿子的年龄一样大。作为一个母亲的我,最能够理解他们的母亲,当时她们听到自己的儿女们遇难,那该是怎样撕心裂肺的痛。这些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英烈,本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辉煌的人生,一个美满而幸福的家庭。可为了今天的幸福,他们却抛弃了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他们短暂的生命是流光溢彩的。是铭刻在祖国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导人、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教育家、青年运动领袖和导师。因为他的七绝《狱中诗》原来收编在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所以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摒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恽代英的绝笔。这首情真意切的诗,蕴含着对战友深厚的情谊,是一个不屈的共产党人发自肺腑的战斗呐喊。
还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日时,恽代英用亲身经历向难友们讲述了起义的经过和经验教训。为了鼓励难友们的斗志,他写下了《时代的囚徒》(也是原先收编在初中语文课本上的)。
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
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
囚徒,不是囚徒,
是俘虏!
凭它怎么样虐待,
热血仍旧是在沸腾!
蚊蝇和虱蚤,
黄饭和枯菜,
瘦得了我们的肉,
瘦不了我们的骨!
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
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12※本文作者:雨晴868※
......
可惜这些诗歌现在都从教科书上删掉了。这些诗我让儿子用数码相机都拍摄下来。让他们姊妹俩也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藐视一切的气概。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安卧在雨花台的烈士,他们的精神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静谧的雨花台,它在日日夜夜默默地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它见证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我们在雨花石博物馆观看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雨花石,真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它们大的如鹅卵,小的似蚕豆;红的宛如玛瑙,绿的颇似翡翠,蓝的状如碧玉,黑白相间的仿佛是大理石……这些晶莹剔透的雨花石浸透着革命烈士的鲜血与汗水。这些雨花石还被打磨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各种色彩的图案。起了许多雅致的名儿。有的叫“荷塘月色”,“三星伴月”,有的叫“花好月圆”“香山红叶”,还有的叫“海底世界”,“潇湘夜雨”……这些千姿百态、五色斑斓的雨花石不正是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生活的象征吗?但愿能让更多的游人把这些雨花石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使我们的新一代能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从而受到启发,为21世纪祖国的腾飞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行动告慰烈士的英灵。
祭奠先烈,敬仰先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说每当清明时节,南京雨花台,山岗肃穆,松柏青青,成千上万全国各地的凭吊者抬着花圈,敬献在巍然屹立的烈士纪念碑前,雄壮激越的《国际歌》声中,人们列队肃立,“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献出一切”的誓言响彻山谷……
但愿这种活动能持续下去,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我看过一些有关报道,也亲身感受当代年轻人的一些行为,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忧虑。
从南门进,走北门出,我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着这样一句话: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少,革命传统不能丢,新的一代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更艰巨的任务,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详细阅读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详细阅读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详细阅读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详细阅读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详细阅读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详细阅读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详细阅读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
重访|重访八景详细阅读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详细阅读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详细阅读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