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野三坡作文|游在野三坡

写景散文 2023-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sanwen.jxxyjl.com--写景散文】

    初秋时节,气候凉爽宜人,与友相约去寻山问水亲近自然,有人力荐野三坡,果然成行。

    偏巧那天有雾,高速路上耽误些功夫,将近中午时分,才接近了野三坡景区。车子一路行驶,眼睛却被车外奇异的山景吸引:高高的山峰连绵不断,裸露的岩石上清晰地刻录着数十条深浅不同的地质年代的印痕,很多的山仿佛是从一侧被猛地抬起来,那些平行的一道道印痕与地面形成若干个夹角,山,就这样保持着倾斜的姿态,岿然不动!原来,野三坡,处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太行从这里南下,燕山从这里东行,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留下了野三坡完整的地址遗迹,不禁惊叹自然力的伟大与不可思议。向导游探究“野三坡”名字的由来:“三坡”是由于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随着地势的不同,气候也有所变化,人们习惯上称为三坡,那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个“野”字呢?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经过三坡受到这里人民的阻挠,康熙非常生气,就说这里是:穷山恶水,野夫刁民。呵呵,想那康熙皇帝的金口玉言也失了权威,他无论无何也想不到,昔日被他斥为穷山恶水的地方如今竟是桃源佳境游人如织了。

    山脚下的河流或宽或窄,宽阔处便见有游人撑起了竹排,山水相依,水映山影,竹排横斜,使人恍若来到了南国的漓江边。道路两旁的山上、农家院落里,一颗颗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象沿途点缀了无数的灯笼在欢迎宾客。络绎不绝的车渐渐地向一处聚集,我们知道,野三坡终于到了。

    穿过“野三坡地质公园”的大门,在不远处赫然矗立着一座巨石,上书“百里峡”三个大字,经询问才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共有十来个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峡”的百里峡,是野三坡独具特色的景区之一。百里峡三条迂回曲折形如鹿角的峡谷,即蝎子沟、海棠峪、十悬峡,总长105华里,故称“百里峡”。于是,我们这才开始了野三坡百里峡之旅。

    峡谷里,原本强烈的日光被挡在山外,幽暗若黄昏时分,我们脚踏鹅卵石甬路,贪婪地呼吸着清新润泽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跟随着众游人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了“抻牛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巨大石瓮,相传有一年,三坡大旱,只有抻牛湖有水,但一头野牛精霸占了这个地方,玉皇大帝派一条长须鲇鱼精偷偷地潜入水底,趁野牛精喝水之际,用两根长须抻住牛角,把它拽进湖里淹死了,于是这个湖就叫“抻牛湖”了。正是由于百万年间,山间流水的长期冲刷、侵蚀以及涡流的掏蚀作用才形成了它独特的造型。

    远远地我们就听到了水声,只见一柔美轻盈的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泉水顺着洞口流出来,形成一道水帘,故称“水帘洞”,这让人联想起《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于是争着拍照留念,有几个孩子更从水帘中钻进钻出,嘻嘻哈哈地抖着水珠。 瀑布落下的地方成为一清潭,水花飞溅,水声潺潺,脚边的岩石,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阶梯状陡坎,流水沿陡坎形成“跌岩为瀑,流连为潭”的景观。

    再往前,不由得眼睛一亮:两排石头“梅花桩”,象数十个硕大的浮萍铺在水中,轻盈地踏桩而行,与对面的游客小心地错身而过,彼此友好地打着招呼,心情也格外地清爽。

    山路越来越窄,山谷也幽深起来,让人不由得抬头往开阔处望去,两侧的山上植被并不多,但只见峡谷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野生植物,独根、独茎、独叶,绿色的圆叶,颇有几分荷叶的形致,像一把绿色的小伞排列有序的从崖壁上伸展出来,这种植物名叫“独根草”,俗称“光棍草”。据说,若是年轻的小伙子摸到了这根草,就要打光棍了。游客们都好奇的欣赏着这奇特的草,并不伸手去摘。猜想,这大概是当地的聪明人想出的一个保护山上植被的说法吧。忽听有人大叫一声“松鼠”,果然见崖壁之上一个灰褐色的身影,一闪就钻进了绿色的草从中。123※本文作者:星月无语※

    峡谷里幽暗无比,在岩壁上仰望,就看不到天空,此处即是由两块弧形悬崖构成的“不见天”。 “不见天”反映了百里峡形成的初期,两壁保存有锯齿状的原始状态,没有达到完全直立的地步而形成的景观。眼望悬在头顶上的巨石,不由得倒吸口凉气,众人脚底都加快了步伐。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巨大的水声从右侧传来,是“飞流直下”的怡心瀑正在抛珠洒玉!已有众多的游人在此驻足,兴之所致,众人对着山谷一阵高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拍照的、戏水的、欢呼的,山谷也跟着热闹起来。

    走过高耸入云的“擎天一柱”,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用钢架和木制踏板而建的台阶路,这便是百里峡著名的环保天梯栈道,这条栈道全长1200米,上下台阶2800级,相对高度270米,上面记载了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至公元后2001年天梯建成,共计2842年的历史长河。众人一步一步地往上登,一边辨别着每一级台阶上记录的文字,呼吸渐渐粗重了,汗也出来了,腿又困又软,再迈一步都觉得难。众人喘息着停下来,询问下山的人还有多远。正畏难间,同行的男同胞伸过手来,来,拉你一把,果然就轻松了许多,趁势憋足一口气连上了几十级,这可真是挑战意志啊,好不容易连呼哧带喘地上到了天亭。终于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从山顶往四周望去,一座座山连绵不绝,被绿色植物覆盖,午后的阳光金灿灿地洒在山间,遍地金黄,映衬着澄澈的蓝天,好一幅天山人间的美景!

    下山的路,男同胞仍坚持步行走栈道,我们则选择了乘坐缆车。坐在缆车上,荡在空中,欣赏着群山中时时变换着的美景,耳边传来韩红的歌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与此情此景可谓贴切!

    回来的路,经过了狭窄的“一线天”,所谓“一线天”就是山体之间有一条垂直的裂隙,好似一条线倒悬着一枚针,每年夏至时节正午时分,太阳直射下来,形成一条金线,故称“金线悬针”;走到峡谷的最窄处,不过0.83米,竟不能将两壁伸直;在山壁上有一尊“观音”石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走到这里我们必须回头才能一睹观音的芳容,故成“回首观音;穿过山洞,走过爽心瀑,泉水欢快地流向山下,流水清可见底,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引得众人围观;不远处有一弧形悬崖构成的圆洞,极像老虎张着的血盆大口,有诗云“幽峡三道藏绝景,虎嘴天桥一银河”,诗中所指虎嘴便是这里。一尊巨石状如一头凶猛的老虎正张着血盆大口,气势汹汹地把守着峡谷。脚踩着鹅卵石铺就有小路,淙淙流水相伴左右,谈笑之间,我们走出了幽深清凉的百里峡。


    大概是走得累了,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吃得特香,更有男同胞不住地夸赞野三坡的姑娘真漂亮,细一打量,可不嘛,宾馆饭店的服务员,个个身材姣好,漂亮秀气,大大方方的招呼客人,绝非以往对山里姑娘的那种印象,看来这山水养人啊。又想到回来的路上,那些赶着“野三坡旅游专用车”——驴车热情揽客、推荐景点的农民、销售纪念品和游客讨价还价的大娘大婶,这些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随着野三坡的旅游开发,不知不觉面貌一新了。相比十年前,那个看到第一批游客进山慌慌张张报告“有人来流油”的农民,简直是天壤之别了。旅游景区的开发,让名不见经传的河北徕水名扬四海,让原本贫穷落后的山区发挥了区位优势(距京95公里),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让封闭的大山终于敞开胸怀,笑迎八方游客。我们可以想见,这些变化的背后,决策层的胆识和气魄,另外,那二千八百米卵石甬路的铺就,2800级天梯栈道的修建,历史纪年所彰显的文化内涵,都反映了野三坡人的匠心独运和工作的实实在在。野三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野三坡百里峡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这可是当时国内旅游区顶级标志、二00四年,又被国土资源部审核为国家地质公园,这些都是对野三坡人真抓实干的充分肯定和回馈,我想这些对于各地正在建设中的旅游景区,是有借签意义的。123※本文作者:星月无语※

    晚上,我们又参加了民族风情的集会----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欣赏到了傣族姑娘盛装的美丽,佤族小伙狩猎的英姿,听白族悦耳清昂的歌喉,看苗族的上刀山,侗族小伙子悠扬的树叶吹奏清音渺渺,傈僳族欢快的竹竿舞吸引了众多游人去参与,一时间表演场上热闹非凡。

    接下来是篝火晚会和烤全羊,广场中间燃起篝火,游人围座在周围,卡拉OK响起来,自由舞随性地跳起来,待烤全羊端上来,众人皆乐:这哪是羊啊,小得象兔子!不过想到那些只生长了几个月的羊糕的命运,心里怜惜,哪还忍心食之!

    待我们踏月而返,已是夜深,环顾四周静谧群山,一时竟搞不清方向,众说不一,看来,是野三坡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一到野三坡,我们都找不着北了!

    凡到过野三坡百里峡的人,谁又会忘记那峭壁千仞、峰回路转的奇异景象?谁能忘记幽深峡谷、飞瀑涌泉润泽身心的舒爽感受呢?而这不过是野三坡众多景区中的一景而已,如有机会我会再来,来更多领略野三坡的美丽与神奇!

  

123※本文作者:星月无语※

本文来源:https://sanwen.jxxyjl.com/xiejingsanwen/9615.html

  • 中国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曾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 重游韶山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坐在那辆陈旧的小巴里,想到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湖南湘潭来过几次,没能去趟韶山,难免留下遗憾。本想选择凉快点的日子成行,偏偏天公不作美,一片毒日当空。看来在三伏天里指望凉爽,恐怕也难。于是清晨...

    发布于:2024-02-09

    详细阅读
  • 香烟品牌大全及价格表|香烟涣散的朝顶——忆衡山

    作为前来衡山朝顶的人来说,我是颇为骄傲的,因为我们一行人中竟有一个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那天朝顶的人中年龄最小的。1千米多的高山啊!叔叔阿姨说这叫虔诚。 手里拎着刚刚买的200多元的一套一套的香烛、纸钱、高香、鞭炮、桃木。老板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记得男左女右,不能踩门槛,门面西用左脚跨过...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新三峡纪录片|心逐新三峡

    三峡到底是个什么样?我不得而知。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工作还在北方,虽然也多次涉足江南,可总无缘于被墨客骚人歌颂了数千年之久的三峡胜境,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十几年来,看过了《话说长江》大型电视记录片,听过了《三国演义》慷慨沉郁的主题歌,又看到了最近播出的《话说长江》姊妹篇《再说长江》之后,对于...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乡间碎砖路】乡间碎语

    25号晚上8点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车 即使是晚上,也无法入睡,或许是因为我习惯了凌晨2点才睡吧 躺在车厢,看着时间做人的感觉不好受啊 我只想快回到我的乡 车厢里,我的思想弥漫在冷气中 我分明过了很长时间才看表,希望表会给我一个惊喜 只是时间永远都是两分两分地过,就这短短的2分钟里,我的思绪火车天...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崂山观海】崂山观海

    说到崂山,我马上想起崂山道士。说句实话,我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一直不太喜欢那个神神道道的蒲松龄,当然对以狐魅花妖为主人公的《聊斋志异》也很不感冒,很少主动去读这本书。对于崂山道士,也只是大概地知道那个只学了点皮毛就以为学到了真功夫的王七在穿墙时被撞得鼻青脸肿而已。但是对崂山,我还是挺向往的...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周庄印象小镇]梦中小镇-周庄

    对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们来说,他的气魄与雄心在名川大山中尽显豪迈,他健美异于常人的肌肉,线条如同古希腊雕塑般骨架分明的体格,在天气恶劣群兽出没的山林,蛟龙翻腾的云海,极考耐心的旅程,忍饥埃饿是家常便饭。餐风露宿的行者还要像苦行僧一样忍受世人的白眼,只为踏上慢慢修行的征途。 真正合格的旅行家...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仓皇辞庙日|仓皇辞庙日

    一介亡国之君,不为战败失国,也不因作城下之盟,忍辱袒臂出降,而是在深宫里,做着安乐美梦,沉迷于词曲唱和,声色歌舞之中,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在冰冷的刀枪和囚车面前,他才陡然梦醒,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等着他的,只有流徙千里的流途,暗无天日的囚禁……这就是南唐最后一位君王李煜在公元976年正月那个...

    发布于:2024-02-08

    详细阅读
  • 重访|重访八景

    车向绿色深处开去,像事先约定的,一点点融化在清新之中 这是初夏的上午,雨点越来越大,越过大面积的森林,敲打着车玻璃窗,满眼的翠绿与雨雾对流,心灵出现了久违的震颤 我不容分说地拨开了雨雾的波浪向前滑翔-车成了我手中的一条桨 两天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与别离二十三年的几位同学一同前...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拥抱自然的唯美句子]拥抱自然

    这个暑假,和同事一起去清远两天游。 导游说:“这次我们是亲近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汽车里很安静,大家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情,没有人情绪特别高涨,紧张而忙碌的阴霾心情这时已一一清除。 看着窗外,山,郁郁葱葱,树,苍翠欲滴,天,很蓝很蓝,云,雪白雪白。 清远离深圳仅...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 [绿阴不减来失落]失落于绿柳高墙之外

    前言 我不擅于写游记或者散文,而我和朋友是在8月中旬盛夏后到苏杭的,所以也没有遇上赏桂花与垂柳或是玩雪弄梅的好时节,但苏杭不一样的季节却给了我另一翻感受。 一、船游西湖 观赏西湖是不能不坐船的,我们坐在宽敞的竹帘木雕游船上,听着船夫摇撸的支支声。满目迎来的都是绿,西湖的碧波...

    发布于:2024-02-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散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