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耀在黑暗里|光,照耀在黑暗里
【sanwen.jxxyjl.com--优美散文】
1
奥斯维辛集中营并非一座孤立的集中营,而是波兰西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有历史学家说,德国人理解第三帝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不是诺曼底登陆,而是发现奥斯维辛大屠杀的那一刻。
“在奥斯维辛之后的写诗是野蛮的。”这是德国美学家阿多诺的话,因为奥斯维辛本身是无比野蛮的。人类历史上,还有什么比60多年前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黑暗、更为血腥,同时又是如此令人震撼呢?奥斯维辛,即使人类最自由的语言,都无法言说那种痛苦与忏悔之情,它的空气一定让人难于呼吸;正是由于奥斯维辛,人类任何话语,即使宗教的语言也都失去了表达的权利。这一切,只要看看有关奥斯维辛的照片就能够感悟的。
有一幅照片很常见,那是1945年1月27日,一群奥斯维辛的囚徒们漠然地望着他们的解放者。可那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获得了重生,仍是一脸的茫然。铁丝网后,囚徒的条形格子服,实在令人难以多看几眼。右前方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囚服太长,袖子快要到脚底了,脸上的恐惧看了让人害怕。另有一幅让我不止一次掉泪的钢笔画,画面是一对母子被推入焚尸炉时的情形。三个刽子手正在忙碌着,由于太热,他们全都光着上身;母子裸着身子,母亲平躺在铁架子的滑道上,一脸恐惧地扭着头,绝望地看着前面,儿子坐有母亲的腹部上,瘦小身子圈曲在一起,头紧贴着母亲的小腹。这是法国画家、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戴维•奥乐尔在集中营时,凭记忆画的40幅钢笔画之一。还有一幅照片,画面是集中营外的壕沟、铁网、围墙,三层保护极是森严。
资料上说,1944年的时候,集中营平均每天焚化6000具尸体,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滑过了焚尸炉前那段阴森森的滑道;如果使用一罐毒气,就可以杀死1000人;仅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就栖息着110万亡灵。
集中营的建筑十分普通,一幢幢的红砖房,一排连着一排,营内长一些瘦高的不知名的树。大墙外高高的铁丝网,让人依稀感到了曾经渗出的恐怖。当年集中营的住宿地,如今已是绿草如茵,据说参观的人在经过这里时,导游会特意地叮嘱他们,“千万不要踩踏草地,当年焚化后的骨灰,都撒在这里的草地上,请沿着道路走,因为每棵小草下都有一个人的灵魂。”每个人的脚步本来就已经小心翼翼了,你想,谁能忍心去惊扰一个个冤死的灵魂呢?柏林维藤堡广场上有一块黑底黄字的警示牌,上面写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或许就是今天人类对奥斯维辛最好的纪念。
为什么一个曾经涌现出过众多思想家和艺术家,社会文化也十分发达的国家会制造这样的惨剧?我现在手中的报是《南方周末》,是纪念二战胜利的专版。头条照片是一个巨大的,由铁丝编成的“花篮”,中心是一个梳着短发的女孩的头像,极度的忧郁布满了画面;焚尸炉的滑道上不时有人来献花,一幅照片正好是一个花篮,布条上有一句震撼人心的话:“光照耀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它。”这话来自于《圣经》。
记得有文章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邪恶当道是因为好人无所作为。”事实是,那个时候的手无寸铁的犹太人,在枪炮面前能有什么作为呢!我还是记起了《旧约•创世纪》上的一段话:“太初,上帝创造宇宙,大地混沌,没有秩序。怒涛澎湃的海洋被黑暗笼罩着。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后来,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吹进他的鼻孔,他就有了生命。”
生命却是无比孤独的。
一位欧洲的哲学家,他曾每天到博物馆看望一只聪明的黑猩猩,他简直被关在铁笼子里的这只黑猩猩“迷住”了。有一天,他在笼子外边久久凝视着它,黑猩猩也同样用大大的无辜的眼睛望着他。快到关门的时候了,哲学家仿佛自言自语般地低声说:“亲爱的,你真迷人!你眼中所散发的孤独是那样的深沉,让我们自惭形秽……再会,亲爱的,我再来看你!”哲学家和黑猩猩一定从相互深切的凝视中读懂了对方,他们冥冥的心灵中,最可能探讨的话题是:生命的孤独与万物的平等。123※本文作者:刘廷璧※
2
美国电视剧《兄弟连》非常火,原因是他们真舍得花钱,实弹实地实景的拍摄二战。有一个情节我很难忘记,是说美军部队在兰德斯堡附近发现一个集中营,他们被里面的罪行所震撼,但当地小镇上的居民拒绝相信有这样灭绝人性的地方存在,于是美军负责人命令当地每个成年人都亲自前往集中营进行清理工作……这个“兰德斯堡附近的集中营”就是达豪集中营。
达豪其实是个非常宁静的小站。如果把达豪、慕尼黑和兰德斯堡这三个城市连成一个三角形,达豪集中营就被包在这个三角形里面。尽管集中营实际上是建在达豪城外的,但它从一开始就窃用了“达豪”这个名字。从此,在全世界的心目中,那个受人尊敬的艺术家之镇变成了纳粹反人类暴行的标志。1933年3月20日,希姆莱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一个新营地即将开张的消息,两天后,达豪集中营正式启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还发生过很多影响历史的事情:1889年,希特勒出生在德奥边境地区;1919年,纳粹党在慕尼黑成立;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一举成名;1924年12月20日,因“啤酒馆暴动”入狱的希特勒服刑8个月又20天之后,走出了兰德斯堡监狱,他在狱中写出了《我的奋斗》一书。
达豪集中营最初设计容纳5000人,对象是“人民祸害”,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被确定有罪的各类犯人。这份单子不断扩张:城市游民、同性恋、犹太教徒、吉普赛人、政治犯、国家敌人、犹太人……当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这里的时候,营房中关押着67000名囚犯。12年中,共有206206人曾在这里被关押,其中死亡31951人。数字表明,有超过10万人的巨大空白,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下落如何,因为没有档案来证明。
这部分下落不明的人,很多就是死于自杀。在集中营中,只有被杀,很难自杀,所以囚徒们的自杀,就着落在达豪集中营在防御方面的创新。达豪集中营占地20至25英亩,这么大一片区域,只靠铁丝网和7座哨塔,维系着极低的越狱成功率,靠的就是精心的设计。每座塔楼都具有很好的视野,看守会枪杀所有稍微接近铁丝网的囚徒,这个界线基本上由守卫自行确定,所以,无聊的看守会把这条越界线越定越远——有不少囚徒在离铁丝网100米开外的地方就被枪杀。这样一来,自杀对囚徒们来说变得异常容易,只需要义无反顾地奔向铁丝网,看守们会完成剩下的事情。
还有数不清的人死于他们的一项创新上——活人实验。就在营房旁搭建的实验室中,拉斯切尔医生主持了多项活人医学实验,包括将犯人从几乎冻僵的情况下放入热水中,记录复苏的时间;将犯人关入高压舱,持续加压,记录致死的气压……难道拉斯切尔就那么仇恨这些犯人?其实他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博士学位。1939年以前,达豪集中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党卫军疗养院的角色,在紧张的前线作战了一定时间的士兵,会与这里的看守换岗,在这里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1938年,为应付人满为患的情况,达豪集中营进行了扩建,加建了营房、添加了快速处死囚徒的焚烧炉,但一直没有把毒气室修起来。自此以后,情况开始失控,实验和杀人成了这里看守的主要工作。
今天,集中营的营房已经被全部拆除,只留下墙基。当初看守们办公的平房被改建为纪念馆。这里被拆除的还有当年的焚烧炉,原址上树着一块牌子,上面只有一句话:“这里曾是焚烧炉。”一份旅游广告上有一段话,对焚烧炉的去向的解释是:“现在,达豪集中营已经没有焚烧炉了,焚烧人类的地方终将被烧掉。”
3
我的剪贴本中,有一本专门贴了些与二战有关的文字和图片,每每看一次,都会让我的内心受到煎熬,心像是被刀片划割着,疼痛难忍。写到这里,我非常不愿再提到那些集中营,还是说说其实吧。几年前,我读过一篇小说《水龟》,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年轻的母亲把一只活龟带回家,她想用它为8岁的儿子做一道菜。倘若把这道菜做得味道鲜美,就必须把龟活煮……这位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活龟扔进沸水之中,并且盖上了锅盖。那只临死的龟拼命爬上锅沿,抓住锅边,并用头顶起锅盖,向外边乞求地看着。男孩看到了垂死的龟对人类绝望而无助的凝视……这只龟绝望乞求的凝视,强烈地刺痛了男孩,在他母亲用锅盖把龟推回沸水之前的片刻,这一瞬间构成了男孩终生的创伤性地记忆。123※本文作者:刘廷璧※
那只龟无助的眼神,为什么只对8岁的男孩构成了内心的刺痛?而作为母亲的成年人却无视那只龟抓住锅边、探出头、用眼神向我们人类发出的最后的哀号?这是一个很难的回答的问题。假若男孩的母亲忽发悲怜恻隐之心,那么接下来这锅沸水以及沸水之中尚在奄奄一息之中的龟,将是如何处置?这残局将是如何收场?恐怕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尼采曾在街上失控地抱着一匹马的头痛哭,他亲吻着马头哭道:我苦难的兄弟呵!尼采后来被送进了疯人院,而所有无视马的眼神、马的命运甚至虐待马的人们,都被作为正常人留下来享受着现实。
哈姆生《大地的果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大意是描写仆人要开始杀死一头猪:刀子终于插进去了,仆人稍稍推了两下,让刀子穿透皮肤,长长的刀刃似乎在插进去时熔化了,只剩下刀把斜插在它肥肥的脖子上。起初,这头公猪毫无察觉,它躺了几秒钟,思考了一会。噢!它突然明白过来了,有人要杀它,于是震耳欲聋地叫起来,直到再也叫不出来。
再说一个细节吧,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说的是大约半个世纪前的大饥荒年代,有一次他和同伴们在深山野林里觅食狩猎,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打中了一只羊。他走上前,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羊昂着稚气的头,雪白的大耳朵一动不动,瞪着惊奇、明亮而天真的大眼睛望着我,如同一个健康的婴儿。我也看着它,觉得它的眼睛里,闪抖着一种我能理解的光,刹那间似曾相识。慢慢地,它昂着的头往旁边倾斜过去,突然砰的一声倒在地上了。它动了动,像是要起来,但又放弃了这个想法。肚皮一起一伏,鼻孔一张一翕。严寒中喷出团团白气,把沙土和草叶纷纷吹了起来,落在鼻孔附近的地上和它的脸上。
现在需要说明的是,我合上我的剪贴本,一会儿又翻了一下,我实在不忍放过它,它上面满是人与人撕杀的图片和文字;即便是合上它,我无眠的夜里,仍会有那幅钢笔画的那些焚尸炉,以及复原后的焚尸炉,堆积如山的鞋子,条形的囚服,恐惧的眼睛,还有那对焚烧前一瞬间的可怜的母子,这些让我永远的伤痛,又伤痛!
2006年11月9日
123※本文作者:刘廷璧※
-
[一年级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一年详细阅读
走进寒冬时,一路经历的点滴,给一年的足迹,打个结吧。从新闻里听到北方大部分城市扬扬大雪时,我顿然一悟,又将经历一个冬天,与这一年说告别。我虽然生长在南方,但雪的记忆并不陌生,冬季的故乡每年都有雪,厚度不及北方。如今落定的那些雪,静静睡在屋檐上、河床边、田地里、山野枝桠上的雪,隐藏在我心里,被...
-
神医毒妃不好惹全文免费阅读听书_神医详细阅读
在隆华店,神医也算得上一个人物。不过,神医在成为神医之前生活得却并不神气。 神医的家族好像也有过兴盛的往昔,靠着赵王河漕运的川流不息,靠着隆华店连接漕运、呼应四方的地利之便,神医的祖上虽没能北走京师、南浮闽粤,可也曾沿着一条金堤走遍了沿河的几百里村寨,出入沿河的大小码头如同走过自家的弄堂。虽不敢说...
-
回到图片单|回到单庄详细阅读
我是在六月三号从郑州老家商丘的,现在是麦收的日子,很多出外打工的父老乡亲都回到老家抢收麦子。我的父亲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农不误时,也就是说干农活要抓紧时间,不能耽误一分一秒,比如说别人家的麦子都颗粒归仓,你家的麦子还在麦场上,一场暴雨来临也就可能让今年的收获大大减少。从郑州搭乘回睢县的汽车,再从睢...
-
忆雪_忆雪详细阅读
几个冬天没回家了,原来感觉还不错,因为不用忍受漫长的冬季的寒冷,不用每日把手脚焐在盖火炉的小被里或整个人缩在床上过半冬眠的日子。北方已经大雪飘飞了,广东的冬天仍然是那么温暖,阳光仍是那样和煦,有时自己还可以穿着不厚的裙装展示苗条的身材。可是却不知怎么的,这一段时间里梦中总有一片晶莹的雪。于是...
-
[远去的飞鹰]远去的妹妹详细阅读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呀,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妹妹正玩着跳皮筋的游戏,忽然妹妹不见了,我哭喊着,到处找啊找也找不着。我一激灵,意识完全清醒,原来是梦,摸一把脸,我已是泪流满面。我的思绪又飘到了童年,想起了我的妹妹……一直以来,“妹妹”这个词在我的嘴里感到很生涩,...
-
心灵也是一种美600字_也是一种心灵的对白详细阅读
这些日子心极为安定,偶有淡淡愁思便被幸福的光环所掩盖,而生活的轨迹也如这飘渺的春日般淡雅而宁静的继续着。买了很多的书,终日沉湎于黄金屋中,感觉甚是惬意。中午睡醒,借着悠悠之心,从书橱中拿出了一本散文集,再读了一篇席慕蓉的散文。其实已经不止一次地读它了,而今日读起却有了一种如沐风中的感受,很是...
-
【做个快乐的小废物 混吃混喝被照顾】做个快乐的夜猫子详细阅读
夜又深了,而此刻自己却愈加的感到清醒,一段时间以来,夜夜如此,夜越深,精神却依然很好,突然感觉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夜猫子,厌倦了白天尘事的嘈杂,在这安静的夜里静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喧扰,享受这唯有的自由。可能,我爱上了夜,把夜晚当成了情人。坐在电脑前,看着qq上的朋友,早已入睡,qq也恢复了宁静,...
-
心中的月亮_心中的月亮详细阅读
小时候喜欢看天上的星星,更喜欢观赏天上的月亮。月亮在我童稚的心中留下了美妙而深湛的印象直至今日。我读中学的时候正是港台歌曲流行的时代,我也是其中的忠实的迷恋者之一。听歌往往听得如醉如痴,很多时候陶醉在音乐的美伦美奂的世界里难以自拔。别的不说,且说几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吧,借以来追慕一下逝去的时...
-
[优美散文精选]优美散文精选详细阅读
一叶一菩提茶叶,茶叶,顾名思义茶和叶子是紧密联系的。茶主要是由叶子做成的(花茶除外)。然,从最初的叶子到手中的茶,还需要一个漫长,艰举又复杂的过程。星期日的一天这个星期日,正巧轮到我在派出所值班。派出所的工作总是忙碌,平时大事小情的群众琐事总是不断;摸查刑事案件线索,处理频发的治安案件,...
-
笛声的拼音|笛声详细阅读
峥就住在我家对面的那幢楼里。那是一个三十刚出头的男孩,曾经那么高大、英俊,有着一头浓密的微卷的发,笑起来的时候会露出很白的牙齿。特别是那双眼睛,那么单纯,象孩子一样地单纯地笑着,偶尔,那笑容会消失,然后飘过一丝忧郁。是的,只是偶尔飘过。那淡淡的忧伤象风一样地飘过他的眼睛,然后,就消失了,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