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柿子树值多少钱】柿子树三十周年祭
【sanwen.jxxyjl.com--优美散文】
(一)
近几年,每当我回到家乡,都会被家乡的变化而感动;但每当回到城里,我心里总有那么一种惆怅,那么一种遗憾,那么一种不甚满足;总觉得家乡缺了什么;在我心头和眼前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是柿子树,那家乡的柿子树,家乡那房前屋后、沟边塄畔、路旁地头数也数不完的柿子树!
说数不完,确实,当时谁也说不清我们村里有多少棵柿子树。那时,我们村二十多户人家,家家都有柿子树,每家至少有五六棵到七八棵,而最多的是我们家,到底有多少棵柿子树,就连栽了一辈子柿子树的我爷爷,也说不清。我只记得,我家柿子树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一是土壕里的塄畔。一溜长行大大小小至少也有四五十棵;一是打麦场边的空地,共有十多棵;一是离村近的地头,这儿三棵,那儿五棵加起来也有四五十棵。所以,当时我们村确实是绿树环抱,绿荫掩映,白天看不见村庄,晚上看不见灯光,夏天绿荫掩映,秋天红色一片。柿子树成为我们村的主要特征。有生人若打问我们村,别人便不假思索地回答,柿子树多的那个庄子就是。每到秋天柿子成熟时节,邻村人就相约:“走,到佛堂寺吃柿子去!”
我们村的柿子树,不知是水土原因还是品种原因,所结的柿子特别大,吃起来特别甜。首先是品种多。一是“火蛋蛋。”别的地方把这种柿子叫水晶柿。这种柿子小,一般有核桃那么大,是我村柿子中的大多数。叫它“火蛋蛋,”是因为这种柿子成熟后树叶就全部落掉了,树上只剩下柿子,特别红。近看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球,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树梢上;远看一个个柿子树就是一个个点燃了的大火把,火红一片。这种柿子吃起来特别甜,尤其是存放的时间越长越甜。秋末冬初采摘下来,放在楼上待柿子软了慢慢地吃,一直可以吃到来年春季。那时,取一个火蛋蛋柿子,轻轻地剥去上面薄薄的一层皮,放在嘴边一吸,立即有一种特别爽口的甜味在口中沁开,所以老人们说,一个火蛋蛋柿子十个蒸馍都不换!另一种是大柿子,我们村的人叫它“大帽魁”。为什么这么叫不得而知,可能是形容这种柿子特别大吧。“大帽魁”不像其他地方的大柿子的顶部是圆的,而是尖顶,整个柿子是底圆上尖,十分好看。 “大帽魁”每个能称三四两,个别特别大的达半斤!还有一种扁平的,长了像莲花一样的许多瓣,我们叫它“射片片”,可能是因它像一个个放射状的花瓣而被命名的吧!到了秋天,柿子树叶子发黄发枯,“大帽魁”、“射片片”从枯黄的叶子中露出脸来,像一个个红灯笼,压得树枝一闪一闪的,成为村上的一景。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柿子从夏季开始,就慢慢地由绿变青变红。这时,就开始进入了摘食柿子的阶段。其实,每年开始吃新鲜柿子,是从吃“老鸹蛋”开始的。
“老鸹蛋”是柿子在成熟过程中由于虫蛀而早熟早落的一种落果,村里的大人们把这种柿子叫做“虫蛋”。“老鸹蛋”是成天在柿子树下巴不得柿子一夜之间就全部红了的娃娃伙给起的名字。只所以叫“老鸹蛋”,是因为柿子树上个别被虫蛀了的早果在提前变红时就被到处乱飞的老鸹盯上了,于是三五个或七八个老鸹飞到柿子树上,一边“咯哇咯哇”地叫着,一边啄那些提前红了的“虫蛋”,一边摇着树梢,这时那些早熟的“虫蛋”经不住连啄带摇就落了下来,早已等在树下的孩子们就抢上前去,拾起来就吃。当时,觉得这些“老鸹蛋”最甜,因为人们都认为如果不甜老鸹就不会先吃的。捡“老鸹蛋”最好的时机是每天一大早,因为一晚上落果从树上掉下来没有人拾,所以每天晚上母亲就催着我早早睡,明儿早起去拾“老鸹蛋”。早上起来后,我脸也不洗就直奔柿子树下,只要赶早了就会“大丰收”,边捡边吃外还会捡回一帽壳篓。但是,也有时由于别的孩子比我起来的早,往往是空手而归。不过帽壳篓里虽然没有“老鸹蛋”,但肚子里却也差不多,一是早去的同伴会把他的帽壳篓端过来让你随便吃;二是凡是早去的孩子在捡“老鸹蛋”时大多只捡那些没有被老鸹啄或啄得不厉害的落果,这叫“拾头遍”,就是捡第一茬。那些被老鸹啄了一个洞或被啄得剩下半个柿子的“老鸹蛋”,则成为因起来迟了的孩子只为一饱口福的而留下的,我们称之为“拾二遍”。1234※本文作者:叶森※
当柿子由青变黄后,大人们或上到树上,或站在树下用一长竹杆选择那些比较大、比较黄的柿子摘下来,放在锅里用热水浸,我们这里叫“暖柿子”,用现在的科学语言叫脱涩。就是用热水经过两三天时间把柿子里面的涩味浸泡出来,然后直接拿出来吃。“暖柿子”的水不要太热,过热了这会把柿子煮成青疙瘩,就像人们把馍蒸死了,又硬又青又涩,一点也吃不成了。水太凉也不行,把柿子浸不熟。暖出来的柿子吃起来像苹果、梨子一样是脆的,但味道没有苹果的酸、梨子的粘,是一种纯正的甜。不伤胃,不积食,娃娃们常拿着当馍吃。当柿子暖出来后,新媳妇会提一篮子送给娘家,老太太会送给女儿家,未结婚的青年人会送给对像家让尝个新鲜。也有的人担两个大竹笼沿村叫卖,换几个油盐钱。
摘柿子的时节是我们村一年最红火、最热闹的季节。这时,村子沟边塄边、房前屋后火红一片。大人娃娃,男的女的,提上笼子,推上车子,架着梯子,到自家的树上摘柿子。也有好多外村的早早来到我们村,在已看好的树下坐着抽旱烟,等主人来了谈价钱,然后自己上树采摘。有的说老母亲脾胃不好,买点柿子放软了给暖暖胃;有的说媳妇生娃了,拿回去给补一下气血;有的说娃娃没有奶,想给娃增加些营养,爷爷说:“对着哩,柿子是热性,缺啥补啥,比吃药好多了!”
摘柿子是一种比较麻烦的活儿。一般要一个一个地摘,若掉在地上就会摔成几瓣子。所以,近处的,低处的用手摘;高处的、远处的要用一根长杆子,在顶头绑一个叉子往下架;过于高实在够不着的,树下面由两个或四个人扯开一条被单,树上的人抓住树梢往下摇,柿子掉下来就完好无损地接在被单上。摘柿子还有讲究,就是树上的柿子不能全部摘完,要在树梢上留几个“老鸹蛋”,让老鸹慢慢地吃,不然来年柿子收成不好。
柿子树属乔木植物,树冠大,叶子宽大,干净,没有像有的树往下掉棉絮,下腻虫,因此也是人们休息乘凉的好去处。农历四月初,小娃们就在柿子树下拾“柿花”。柿子一般农历四月份开花受粉,其花开始白嫩,受粉后就慢慢地由嫩变枯,由白变黄,这时,小柿子就在柿花下面开始悄悄地长起来,慢慢地把花冠从花柄里顶出来,这时一个个只有小黄豆大的小柿子头上都戴着个大柿花,就像小孩子的小脑袋上戴了一个大人的大帽子。随着柿子一天天地长大,柿花就在柿子头上越来越小,随着风吹树动,柿花就一个一个地掉下来,孩子们就会从地上捡起来吃。在捡柿花时拔一根麦子,把柿花串起来,刚落下来的柿花甜中带有涩味拿回家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吃起来就没有了涩味,干甜干甜的,所以娃们说:“四月八,拔麦串柿花。”
(二)
柿子树的劫难是1972年。
那时,“文化大革命”到了大批资本主义阶段。当时,除了家里吃饭用的锅碗飘盆和劳动用的铁锨镢头外,其余的都是资本主义,就连身上穿的衣服稍一花梢或新颖也会得到一顶资本主义的帽子来。因此,除了地里长的庄稼外,田间地头、空闲院落长的各种树木自然就成了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为当时有一句口号,叫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柿子树所结的柿子不仅能吃,还能卖钱,所以,这柿子树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苗,而且是资本主义的树,甚至是参天大树,不铲除,社会主义的苗就长不出来,社会主义制度就会被柿子树们所颠覆。于是,一场比“红卫兵”刚开始造反声势还要大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在我们村开始了。
其实,在当时,农村先后经历了土改、“四清”、“社教”、“人民公社化”等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农民个人私有的东西大概也只有身上的衣服、厨房里的灶具和简单的劳动工具外,其余的都早已是社会主义的了,房前屋后的树曾经全部收为社会主义所有,后来由于受“大家的东西大家拿”、“人民的东西人民用”等不知什么思想的影响,这社会主义的树尤其是社会主义树上结的柿子,没有等到由绿变青就被人民群众从花苞里就开始尝了鲜,待到秋后摘柿子时树上已没有几个柿子了,好多树也被砍下来为社会主义所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生产队又把柿子树归集体所有,每年柿子下来后由生产队按人口和劳力像分配口粮一样分给各家各户。这样,柿子虽然没有早先那样多而大,但一年下来还能见几个柿子。到了“文化大革命”,革命造反派说这样做革命不彻底,给广大农民群众留了个资本主义尾巴,只有彻底割掉,才能让广大农民一心一意地种社会主义的草。于是就开展了这场在中国历史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罕见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群众运动。1234※本文作者:叶森※
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主要开形式是砍房前屋后的各种树,但这种砍法十分特别。
当时,村上成立了一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突击队。突击队主要有两个职能,一是每人持一把铁镰,在每棵树的半中腰用铁镰把树皮刮一个一尺多长的圈,我们当时把这叫给树戴“白袖章”。树一戴上这“白袖章”,表明这树已判了死刑,树的主人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树砍伐掉,实际上树在刮掉那么多皮后想活下去也不容易了。二是监督树的主人自己砍伐自己树,稍有不满或懈怠,就立即给你戴个“资本主义分子”的帽子和写有“资本主义分子”的白袖箍,并立即组织批斗会,让你站在全村人面前,深揭猛批你的资本主义思想,若你“态度不好”,便会让你尝尝无产阶级专政拳头的厉害;若仍然“执迷不悟”,就会给你戴一个二三尺高的高帽子,敲打着锣鼓家伙带你到全大队九个生产队去游街示众。所以,尽管不少人为这些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命运暗暗流泪,但还是拿起锯和斧头,悄悄地把房前屋后的槐树、椿树、榆树以及祖坟里的柏树当然包括一个个柿子树全部砍伐掉。短短的三五天内,村子就像一个长了几十年长发的姑娘突然剃了个光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就这样,我们村被大队、公社评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先进单位。
(三)
我爷可以说是我们村柿子树从生到死的见证人。
我家的柿子树大多是我爷和我大爷栽的。我爷说,柿子树耐旱,一栽就活,但长的慢,一棵柿子树长成结柿子要五六年,树长大要七八年,不容易。
因为柿子树耐旱,并且大都栽在沟边、塄边和房前屋后,所以也不需要浇水,管护主要是树在幼年时修枝扳杈,对于成年树的管护则主要是看柿子,就是柿子长大后防止小孩损坏。因为柿子树大多数长的弯弯曲曲,且主杆不高,所以其做不了木料。只是我们村东头的一棵双连连树,长得特别高大。两个树杆长在一个根上,分别有一搂多粗,而且长得很直,树冠像两把巨伞,支撑在半天空,成为我们村的标志和像征。我爷说这棵树不是他栽的,可能是我太爷栽的。由于这棵树大,树大招风,贼偷了几回,都没有偷去。后来,我爷在挨地的树根内钉了不少铧铁(犁地的铧打破后的铁片),贼在用锯和斧头偷树时就会碰到铧铁上,才一直长到现在。这棵大树也是村上人乘凉歇脚的好地方。夏天碾麦休息时,人们在树下喝水、谝闲、走方(一种在地上画一类似棋盘的方图,用树枝和草叶互相走动的游戏),这时,我爷从草帽壳篓里拿出不知啥时候捡的“老鸹蛋”,一边往人们手里塞,一边说:“老鸹蛋最甜,狗日的老鸹嘴谗,那个柿子甜它先谴那个。”这时,我爷的高兴劲是无法形容的。
我爷护柿子主要是在柿子由青变黄这一段时间。
柿子在由青变黄后,就基本上能吃了,尤其是就有了“老鸹蛋”,于是,过路的人就会用石头撇着打,小孩子就会上到树上摘或抓住树枝摇。这时我爷就出现了,喊叫着把摘打柿子的人赶走。平时,只要我爷在柿子树周围转悠,摘打柿子的人就不敢糟蹋柿子。但是,由于柿子树多,分布也不在一块儿,我爷往往顾住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所以只能靠喊叫上。
我爷护柿子主要是因为柿子还没有成熟,怕人糟蹋。在树下打柿子,往往会使许多柿子受伤;在树上摘或摇则怕弄坏树枝树杈,所以这一段我爷显得特别啬,一个柿子也不容损伤。但到了秋后摘收柿子时,我爷则十分大方,凡从树下路过的人,不论是本村还是外村,不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我爷都十分热情地叫着:“来,拿几个柿子回去吃!”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我家的柿子树全部收到生产队,归集体所有,我爷心疼了好多天,但几天后就想通了,对我的父辈们说:“收就收了,只要树在,谁摘柿子都一样。”但是,当看到公社化后柿子树没人管,柿子长大后没几天就被人乱打乱摘,尤其是树枝被人折断时,我爷心疼极了,又提着棍到树下叫喊,但遭到人们的嘲讽:“老汉,现在柿子树不是你的了,瞎操啥心哩,回去睡觉去!”我爷说:“不管是谁的,柿子还没有红,吃了就糟蹋了,再说你把树股(树枝)弄坏了明年还结不结柿子?”后来,生产队看这样实在不行,又把柿子树分包给一家一户看管,秋后收摘柿子时按照各户看管柿子树的多少,一棵树给每户一架子车柿子后,剩下的交生产队统一分配,这时,我爷又很高兴,不但看好我家分得的几棵树,还帮别人照看相邻的树。1234※本文作者:叶森※
1972年是我家也是我村各种树特别是柿子树的一次空前的劫难,也是我爷的一次空前劫难。当时,我从水利上回到村里看到房前屋后的树都戴满了“白袖章”,回到家里时我爷在炕上睡着,母亲说你爷见要伐柿子树了,气倒了。当时的政治气候我知道,稍有不同意见就会作为资本主义拉去上批斗会,所以我父亲和我几个叔父都给我爷做思想工作,怕我爷想不开。后来,柿子树和所有的树被全部砍掉后,我爷就大病一场,在家里,谁要去他的房子里看望他,他第一句话就哭着说:“柿子树,柿子树没了!”从那以后,我爷的身体就一天天地垮下去,到1977年就带着心疼和遗憾离开了我们。
(四)
最近,我由于家里有事,我连续回了两次故乡,当同村上人闲谈时说到了柿子树。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叫有财的说:“你还记不记得你家的柿子树!”我说:“咋不记得?”他说:“小时候把你家的柿子偷扎咧!”我说:“人家说贼不打三年自招呢,你三十多年啦才招了?”大家一听都笑了。有财接着说:“你爷那阵子看柿子厉害的很!”我说:“不厉害叫你们把柿子都偷光了!”有财说:“其实你爷看柿子是干吆喝不打人,吓娃娃伙。一回我在偷你家柿子时,你爷撵来了,我由于跑的慢,叫你爷追上给抓住了,我想这回日倒了,挨打是肯定啦。可是你爷只是轻轻地拧了一下我的耳朵,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把,把我教训了一顿,意思是说柿子还绿着呢,现在摘了就糟蹋了,等红了时你来,爷捡最红最甜的柿子给你吃。”当时在旁边的三叔说:“那时你爷手里经常拄着一个木棍,娃娃伙糟蹋柿子时常用棍子吓唬,其实一次也没有打过人。”
说到柿子,我三叔说现在情况好了,什么都可以栽种了,村里好多家都栽上了柿子树。并且现在都栽的是优良品种,两年就结柿子,但要发展到你爷那时的气候,还得好好几年十几年。
吃过饭,我在村子周围转了一圈,村子的沟边塄边、房前屋后、渠边地头长满了桐树、刺槐、椿树等,也有不少的柿子树夹杂其中,并且都结满了指头蛋大的绿柿子。这时我想,也许要不了几年十几年,我们村的柿子树会恢复甚至超过我爷爷时期的规模和气候,但谁能保证不会再出现象割资本主义尾巴那样劫难呢?
1234※本文作者:叶森※
-
月光夜曲罗琳_月光与夜曲详细阅读
1 衣舟梦醒在凌晨三点。梦里曾遇见了谁?回忆不得便睡去。他等待着每日里记起的第一个名字。无须着急,既然这晚的月光漫长。2 舞元被束缚在几十米高的过山车上不停回旋,失重的时刻梦魇坠落下来。时光发出声响,衣柜呈现出灰白的线条。她从床上坐起。我也曾经无所畏惧。她想。3 ...
-
[张太原]张太宏详细阅读
分得一间住房,不仅破旧,且只有20多平方米。大妹进城读书住在这里,我只好去德江一中与张太宏同住。张太宏是我高中同学,相貌堂堂,可惜下巴上有一条毛虫般的疤痕。他说是小时淘气留下的“纪念”。我是进校半个学期后,经考试进入他所在的重点班。由于他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总爱问他一些不懂的题,他是有问...
-
激情绽放的句子|激情绽放的三月之上上签详细阅读
一、迎春花带来的好运校园。观赏桃花开得灿烂。二月从北方回到南方。经历四季的变化。荒漠。戈壁。迎春花。泡桐树。油菜花。三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看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校园里的迎春花,一朵一朵,象是夏天花丛中的蝴蝶,耀眼。看见它们很鲜艳地成长,我就觉得这个春天,我应该去播种,播种那我可...
-
[因为恨过所以做不了朋友]因为恨过,所以更爱详细阅读
妈妈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外公是个赌徒,家境贫寒,三岁时她就跟了大舅,由大舅妈一手带大。舅妈自己还有六个孩子,可想而知,妈妈的长大是陪伴着表姐表哥的陆续出生,所以妈妈只会象男人一样牛干。在我的记忆里,她从没给我们姐弟四个送过一把雨伞,没送过一件寒衣,没说过一句温暖的话,也从没到过我们的学校,整天...
-
点滴生活|点滴生活详细阅读
节约我基本上是个节约的人吧,剩菜一般从来舍不得倒掉的,第二顿热一热,不好吃了,当然也就不怎么吃,第三顿再热一热,第四顿……。终于实在不能吃了,果断地倒掉了。买回家的水果必先挑选最大最漂亮的吃,若发现有了疤痕的,放到一边观察着,先是一点烂,每天会多烂一点,小半个了,半个了,大半个了。哈,终于心...
-
他不爱我歌词_也许,他不爱我了详细阅读
当我以一种绝望的姿势对自己说:他不爱我了。接着,我泪流满面,我一直在害怕这段感情结束,即便我知道不可能有永远,但是一切我都如此的心甘情愿。我以为他会一直陪我,直到我离开。但是我错了。他提前放手了,我仍痴痴的站在原地,我在等什么?我努力的想让自己安静的面对他的离开,甚至是他的不爱。只是时间先後...
-
断点_断点详细阅读
想起我们有过的从前泪水就一点一点开始蔓延我转过我的脸不让你看见深藏的暗涌已经越来越明显过完了今天就不要再见面我害怕每天醒来想你好几遍……耳朵里听着张敬轩的这首《断点》,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童真年代的我们。8岁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我们班上组织去野外...
-
红玫瑰与白玫瑰_红玫瑰详细阅读
清晨我醒来的时候,看见草草的玫瑰落了一地,衬着洁白的地板,耀眼得叫人有些焦灼。这时候,草草还在梦里,脸上还保持着一个昨夜残留的生气的姿势。上铺的芊芊也醒了,眼睛肿得象桃核一般。她低头扭见了草草落地的玫瑰,那玫瑰的红色,刺得她眼睛生疼。早一个月的时候,芊芊的玫瑰也摆在那个位置,也是这个...
-
刀削面的做法|刀削面详细阅读
诸多面食中,我一直偏爱刀削面。倒不是那首描写刀削面的诗“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而是因为刀削面在诸多如猫耳朵、刀切面、拉面、揪片、拔面等面食中散发出的英武阳刚之气。你看,削面之人手起刀落,那面便如一条线从其手下飘进了滚沸的锅里,那样子,颇似一位英勇就义的勇士。 拉面我也爱吃,...
-
隔壁躺着个冤家小说免费阅读|隔壁花坛里的苦楝树详细阅读
末春的夜晚,被繁事劳神了一天的我,步出我们居住的小院,沿着黄河路散步。一面欣赏路边绿草茵茵、花事正盛的绿化带,一面感受着柔风拂面的惬意。只是在城市的中心,毕竟是有些喧嚣的。为了躲避这种喧嚣,便转入了我们小院隔壁的农行大院,这里却是另外的景象:大院虽然也只有几栋楼房,和我们那个小院不同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