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改写散文】散文城市乡愁

伤感散文 2022-02-08 网络整理 晴天

【sanwen.jxxyjl.com--伤感散文】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下面是有散文城市乡愁,欢迎参阅。

散文城市乡愁:城市乡愁

  朱以撒先生是书法家,又是书法学和美学教授,这里要谈的,是他的散文。近年来,他已经陆续结集出版了三本散文集:《古典幽梦》、《俯仰之间》和《纸上思量》。这些散文,是他学术酒杯的流溢,是他“精神漫步”的印痕。

  从朱以撒的散文中,我们可以领受到丰厚的学养和卓越的联想、独特的想象,以及行云流水的文风。他的散文,就像一道雅致的篱笆,在拥挤、嘈杂的城市中,搭建起了一个空旷而细腻、敏感的精神院落。充实这个院落的,既有古典情怀,也有乡野情怀,还有那绵绵灵动的生命意识。

  书法艺术是国粹,书法学是国学。投身其中,必然要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凭依和情感寄托。带着这样的学术背景,带着对于古典文化的偏爱,来写散文,自然使朱以撒的散文透露出明显的古典情怀。《古典幽梦》的许多篇章,诸如《昨夜星辰昨夜风》、《千年一瞬》、《北朝,北朝》、《兰亭情结》、《归来兮,唐风》、《一个人的时代》等,不止是他在学术研究中所获得的感悟的记录,并且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于古典艺术的追慕和留恋。这种古典情怀,在他的后两本散文集中也多有渗透,可以说,古典文化的修养已经成为朱以撒散文的内在元素。

  透过古人所留存的作品来分析他们的处境,透过古代的遗物遗迹来审视文化的价值,这是一个古典文化研究者的基本素养,乃至于一种本能。朱以撒用心体验着古人的人生经历,甚至通过已有的人生常识去“再现”古人的生存处境,从而思索古人的遭遇、文化的流变。被放逐的屈原,出走长安的李白,幻灭而抑郁的朱耷,出家的李叔同,一个个身影进入他的视线,也进入读者的视线,回肠荡气。一篇《树影下的家族》,一方面重新审视孔子务实奔波的生命状态,另一方面反思孔府千百年来所享受的虚荣。不止这些,在朱以撒眼里,庄子是“会飞翔的人”,陶渊明是“一只远离网罗的鸟”。散文写作并不像学术论文那样讲究逻辑分析,所以朱以撒散文在涉及那些古代遗迹遗物的时候,放弃了繁琐的资料检索。我们可以看到,在《岑寂的碎片》、《古宅与古桥》、《时光堆积的地方》、《像流水一样回溯》、《浮出水面的古船》等篇章中,他的行文着眼于对文化及其生态的感受,而不是考据。

  学者散文,已经是散文领域的重要一支。学者散文通常以文化显露和智性解说见长,比如余秋雨散文。这一类散文以其博学和智慧,给人许多启迪,但也往往由于过多地还原古代文化场景、文化信息过于拥挤,导致个体性灵的展现显得薄弱。而朱以撒散文,似乎在有意克制着文化显露和智性解说的泛滥,因而更加充分地展现着个体性灵。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感觉,感觉的充分蔓延,使他的散文到处都是丰富敏感的对自然万物的心灵感受。他没有像余秋雨那样有意避开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余秋雨先生也会写到自然景观,但他比较偏爱以文化背景和智性阐释来代替,乃至于有些抽象化),而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联想,使他的描写对象具体可感,直达心灵。其实,文学作品区别于科学论文的最基本特征,正是感觉,或者说感性。

  试看《在风中长大》,从对风的偏爱入手,写风带给人的感觉,不同的风与人的生活的关系,再写到在风中体验生命的成长,所写的风都是作者自己在生活中能够感觉到的。有时候,他忍不住放任感觉无节制地蔓延,而不顾对文章思辨性的影响,甚至不顾主旨何在。比如《无尽的手》,从对纸张、文物、艺术品的手感写起,写到手的功能,然后写到手稿、手势、手相之类,每一部分单独成篇本已意旨明朗,合在一起反而成了“无主题变奏”。这算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比较而言,《伸出手来触摸》,同样是以手为题,而意旨就鲜明得多。散漫,可以说是朱以撒散文的一种味道。总体上说,他的大多数美文,都能够靠着感觉和联想,把古典意蕴和自然物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揭示着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书法是讲究气韵的,作为书法家的朱以撒,写起散文来特别重视气韵的营造,靠的也是感觉,精细、敏感、陌生化的感觉。他常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比如《忧愁风雨》《长夜歌者》《悄然沉入》等——就通过细致的景观描述,从感觉出发,渲染出整篇的气韵,或苍茫、凝重,或明媚、轻灵。

  做学问的人,既重视读万卷书,又重视行万里路。朱以撒和余秋雨一样喜欢行走,在行走中产生的远远近近的思绪,由某时某刻的感觉牵引着,汩汩而来。

  他尤其喜欢走进乡野。乡野在城市之外,可以是田野,可以是山野,可以是草原,也可以是湖海。走进城市的时候,朱以撒先生则把它揣在心中,生怕失落了它。这就是他的乡野情怀。

  《走进田野》,似乎不止是一篇散文,更像是乡野情怀的一个鲜明指向。走进田野的朱以撒,时而《仰望苍天》,时而体味《村气与土语》,乃至《四季行吟》,他写下了大量描写、留恋乡野气息的篇章。

  “走进田野,就是走进了我们生命的本原。”(《走进田野》)朱以撒的散文普遍渗透着生命关怀,他不仅关注人本身的处境,还关注人们身边细微事物的处境。在《不能超出的柔软》中,他写到包裹生命体的皮肤:“皮肤是这么地真实无语,时光的流过,总是要在皮肤上留下一些痕迹……皮肤总是代表我们最先展示和抵达,皮肤包容了我们的善良与丑恶,智慧与愚蠢,映照出富裕与贫穷,闲适与劳碌。”这样的表述使得文章哲思充沛!《这些忧郁的碎屑》是一篇写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的散文,着眼点在于生命的自由和野性遭到囚禁之后的忧郁处境。在他眼里,微小生物如蚯蚓、书虫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它们被干预、破坏时,作者极近体贴之能。然而,现实中不平等是绝对的,弱者又是相对的,强大的人有时也拿微小生命毫无办法。脆弱,为文学提出了召唤。在《湿漉漉的印证》中,他写蚯蚓的生命状态,禅意盎然:“生命启示着生命——当一些微弱生命表现异样时,正是我们接受启示的时刻。……如同日月悬于头顶,注定要我们仰视,足下微弱湿漉之物,没有理由使我们漫不经心。”

  他写家居,写城市,写气味和空气,写人体的部位,无不着眼于追寻生命的真谛。即使是一口井,也如“水汪汪的眼”一般,具有生命。岂止如此,凭栏之际,俯仰之间,“一地残红”,“譬如朝露”,皆可暗示生命的哲理。

  他也写城市,但在他眼里,“都市交响昭示了一种现实,这种现实就是喧噪的文明。我的肉身已无法脱离这种现实,我的念想却祈盼四处飘游,精神和肉体不能同栖一处是很让人头痛的事。”(《洗耳倾听》)《穿过城市的尘埃》,从拆迁、广场、立交桥、汽车、广告、手机等几个方面来写对城市的印象,最后发出一声批判性的叩问:“物质生活是需要滋养的,精神生活更需要滋养,不知哪一天,这个城市尘埃落定,安详平和,任我们的精神肺叶畅快地敞开呼吸?”

  “现代生活已琐屑得让人思行匆匆,生命投向的光束分外分散。”(《兰亭情结》)这就是朱以撒处身城市而挥之不去的乡愁。有这种乡愁,他才格外注重以古典情怀和乡野情怀为心灵的根据地。他自己曾说:“但是有一些东西对我来说是不变的,譬如对于古典文化的痴迷,对于古贤人的崇仰,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还有对于优雅书风、文风的追随。”(《俯仰之间》后记)相对而言,古典情怀是时间上的心灵诉求,乡野情怀是空间上的心灵诉求。这样看来,从《走出长安》到《走进田野》到《赤足而行》,可以视为一组具有象征意味的篇目,它们就像密码一般,早已“潜伏”在《古典幽梦》之中,代表着朱以撒散文的心灵趋向和写作基调。

  古典情怀、乡野情怀与农业文明有着天然的血缘,而与工业文明相排斥。城市文明是工业文明的主体,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提高农业文明的效率(比如商业化、机械化),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发达,不但早已摆脱了对农业文明的依附,而且反过来挤压、笼罩、侵扰农业文明。这就使古典情怀和乡野情怀以及扎根其中的生命关怀、人本意识越来越跟我们疏离了。强烈的个体体验,使朱以撒始终未忘提醒这种疏离感的存在,同时,苦苦挽留正在离我们而去的东西。

  身在城市,以人为本,带着乡愁,留恋乡野与古典,必然对城市文明产生一种天然的柔中带刚的批判。一篇《绝版的暮春》,虽然没有直接写城市文明对于古典情怀的侵袭,却通过对兰亭雅集的回望、描摹,提出警示:随着城市文明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文雅的事情已经变成了绝版。在常人眼里,城市深处有着五花八门的隐秘的生活状态,朱以撒则在《城市深处》撇开纷杂的一切,只捕捉、守候一点“陈旧”的、容易被忽略却又更接近生命传承的人和事。朱以撒颇受老庄影响,老庄思想并非完全的避世,就像一面镜子,它的背后是对俗世的不满和批判。

  但城市文明不是一概而论,城市中的个体,其体验千差万别。所以朱以撒并没有像英国湖畔派诗人和现代派诗人(比如写《荒原》的艾略特)那样诅咒城市文明,他用他的散文,在城市文明的包围中筑起了一道生命体悟的篱笆,一道自我看护的篱笆。

  城市文明的扩张,往往伴随着游戏精神和娱乐情绪的膨胀。中国当代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曾经一度严重匮乏游戏精神和娱乐情绪,致使社会生活总体上偏于单调。随着改革开放在多方面的推进,城市化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最突出的变化,这个时候,人们乐于以娱乐的姿态来覆盖、替代曾经拥有的思想和精神负重。人类社会和人的内心,都应该是一种平衡体,都不能缺失一定程度的娱乐姿态。但是,现在的状况是,娱乐姿态不是缺失了,而是过剩。过去曾经匮乏的游戏精神和娱乐情绪不但得到恢复,而且已经有了泛滥之势。社会生活的这种娱乐化泛滥,已经使许多人的思想和精神支撑暴露出了单薄和失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朱以撒的散文,有意避开随波逐流的娱乐化倾向,以其感觉的丰富细腻、格调的清雅与高蹈、以及精神探索的执著,仿佛逆水之鱼,显示出特异气质。

  “写出自己的情调来。”这是朱以撒在《纸上思量》后记中提出的散文写作境界。他每一篇散文都写出了自己的情调,不妨说,城市乡愁是其散文的一个基本情调。同一种格调的散文写得多了,免不了会给人以偏执之感。清新是它,腻味也是它,褒贬任人说。

  风格已经形成,其散文写作也必将继续。他将如何来观察城市文明的进展,是否继续持守那一份“乡愁”,是否在精神上寻找新的支撑点和平衡点,且期待着。

※本文作者:※

本文来源:https://sanwen.jxxyjl.com/shanggansanwen/5653.html

  • 莫言散文精选集_莫言散文:心碎了以后

    导语: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莫...

    发布于:2022-04-07

    详细阅读
  • [我在秋里等风也等你]秋里,比比风寒

    没有念及你的时间,怀着一种熟悉的语言,看远去的脚步,忙碌麻木“挥洒”自己的情怀,独自寂寞的门槛,聆听着风雨,静看岁月人烟,傻傻的只为等待,没有一丝后悔感。  时时翻看记忆里珍藏下的片段,感受着缕缕清风袭来时,夹杂在风中的思念,也,宛如高山上的流水,缓缓流泻,浸入血脉。那丝...

    发布于:2022-04-07

    详细阅读
  • [2021年男生伤感带字头像]2021年关于男生的伤感散文

    伤感之后,曾试着忘记,却发现,凝结泪水的双眸,竟成为了思念的窗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xx年关于男生的伤感散文,供大家欣赏。20xx年关于男生的伤感散文:泪落,雨下  我徘徊与路口,不知道怎么往下走。看见那里有一个池塘,走了下去。那是迷茫的感觉,不知道是对是错。  天空还是下着细雨,点点滴...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关于伤心的散文片段_关于伤心的散文

    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伤心的故事放在一边,慢慢体会,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伤心的散文。关于伤心的散文:有种相思叫一往情深  夜深人静,打开音乐,一遍遍听着《栀子花开》,心头千头万绪,千言万语的轻轻絮语无处诉说。想起那年,那事,那一场与你浅相遇,浅相识的前尘往事&h...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描写月亮的散文名篇|关于描写月亮的伤感散文

    每当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在天的另一边,月亮就升起来了,喜盈盈地看着我们。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描写月亮的伤感散文,以供大家参考。关于描写月亮的伤感散文篇一:故乡的月亮  每当看见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故乡的月亮。  每当故乡的月亮出现在山坡顶上的时候,它又大又圆。它慢慢地爬上了树梢,追逐着云...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关于彼岸花的伤感散文欣赏|打动人心的伤感散文欣赏

    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所以那些呕心沥血写的散文很能打动人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打动人心的伤感散文,供大家欣赏。打动人心的伤感散文欣赏:许我的醉,再为你清醒  那一年,阳光灿烂,风雨正好,一地落叶缱绻风中,瞧见了你我的初遇…  许是我的出现本就是个错,于是...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秋雨伤感散文精选_秋天伤感散文精选

    秋天的天空,不止一种色彩,太阳初升时天空红似火,之后天空变成白色,上课时,天空是蔚蓝的,秋天的天空,是五彩的。下面是有秋天伤感散文精选,欢迎参阅。秋天伤感散文精选:秋雨潇潇  已是深秋季节了,心底还惦记着秋天。我喜欢秋天,一如我喜欢寂寞,喜欢孤寂的你……  帘外夜雨潇...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描写离别的散文随笔】描写离别的散文

    不是走在离别之前,就不会感到悲伤? 世界在漂泊,彼此何时相撞的眼眸,可会泪水滚滚而至? 这年的春天应该来的很迟,至少我是这么感知的。下面是有描写离别的散文,欢迎参阅。描写离别的散文:离别  离别,是一个很让人讨厌的词。因为离别,在很多时候总是像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尽管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重逢。但...

    发布于:2022-04-06

    详细阅读
  • [乡愁改写散文600字]关于乡愁的散文600字

    愁是故乡园子里郁郁葱葱的杏树,每逢六月,那树上就开满了粉嘟嘟的杏花,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乡愁的散文600字。关于乡愁的散文600字:悠悠不尽思乡情  长安街上,一派萧条,败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声载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今的圣上有关,他整日饮酒作乐,贪恋美色,毫无心思理会朝政。我本着劝谏圣上...

    发布于:2022-04-05

    详细阅读
  • 描写雪夜的伤感散文_有关描写初秋的伤感散文

    在微凉的初秋里,愀然来的雨,在葳蕤的苍树中掩藏,我想当月见的内线,即使凉风袭人,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描写初秋的伤感散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有关描写初秋的伤感散文篇一:初秋月下,流年里一抹淡淡的情伤  伶仃长夜,万籁俱静。独自一人彳亍在曲径通幽的小道上,聆听这初秋夜色下的...

    发布于:2022-04-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1 散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